郓城志愿者协会举办“心童暖益”:营令夏
把爱和快乐带给困境儿童
2017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志愿者带孩子们参观冀鲁豫纪念馆。 本报记者 崔如坤 摄
       本报郓城7月25日讯(记者 崔如坤) “通过这个公益活动,孩子们变得更加开朗和乐观了。”25日,郓城志愿者王伟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为期三天的郓城“益暖童心”夏令营活动刚刚圆满结束,期间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意义的活动安排,让来自该县农村的十余名困境儿童受益匪浅,志愿者们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家在郓城农村,上初中的小华(化名),他的父亲几年前因意外成为植物人,母亲又要照顾家庭又要挣钱给孩子父亲看病,后患上子宫癌,不治身亡。如今,小华跟年迈的奶奶住,还要照顾植物人父亲。家庭的遭遇让小华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同样家在郓城农村,今年刚上三年级的小丽(化名),她的父母在她还在吃母乳的时候因意外双亡,跟年迈多病的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又当爹又当妈,生活困难,孩子也变得内向少言。
  郓城县志愿者协会会长吕斌介绍说,像小华和小丽这样的孩子被称为困境儿童,他们往往因为家庭结构的突然改变,无法适应失去亲人的生活,使得内心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有不少这样的孩子会出现自闭、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再加上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导致辍学或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并踏入社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针对这种情况,经过走访调研,自2016年初,郓城志愿者协会组织策划了“童心同德 助翼飞翔”公益项目,对这些困境儿童进行物质帮扶、心理疏导、生活技能指导和功课辅导等。其中,“益暖童心”夏令营活动是“童心同德 助翼飞翔”公益项目之一。7月20日到22日期间,志愿者们带领着十余名农村失亲儿童体验了坐火车、参观了冀鲁豫纪念馆、学习剪纸和面塑、一起包饺子、看电影、举办联欢会、游览水浒好汉城、学习传统文化和武术、走进警营学习消防知识等,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富有意义的活动安排,让孩子们打开了心扉,开阔了眼界,学习了一些生活技能。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希望这次围绕社会实践、道德教育、技能辅导和现实生活体验主题的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社会温暖的同时,能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乐观生活。”吕斌说道,郓城志愿者协会还将继续对这些困境儿童进行常态化的物质帮扶、心理疏导、生活技能指导和功课辅导等,力图用爱影响爱,用价值观影响价值观,让孩子们在有爱的社会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