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患者,更让他不放弃自己”
——市立医院化疗一科医生曹琳,努力把姑息治疗做到极致文/图本报记者陶相银
2017年10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曹琳的工作中,很难说希望和绝望谁能打得过谁。她的工作,是从死神那里抢夺时间,把患者的生命一次又一次的抻长。她的工作,是让部分患者与命运和解,平和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曹琳是威海市立医院南院区化疗一科的医生,“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名患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鼓励他不能放弃自己。”
  把余生抻长且更有质量
  节假日或者休班的时候,曹琳还是要先到医院去一趟,在病房区转一圈,跟每个患者聊一聊,对他们嘱咐一番。曹琳说:“如果我不去看他们,他们会说真希望你没有假期。”
  曹琳说,很多患者把她当成倾诉的对象,“他们家的事,我可能比他的家人知道的都多。”
  这种情况,一方面源自于癌症患者对主治医生的依赖心理,更多的则是曹琳与患者交心的结果。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治疗的成效高低。为了让患者有个良好积极的心态,曹琳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这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嘘寒问暖,聊天始于陌生人之间的自我介绍,但最终必须止于亲人般地安慰。之后,曹琳要不断鼓励患者勇敢地与病魔抗争,让他们在病床上迎接仪器针头,也在病床上吃饱睡好。
  死亡,永远是个禁忌的话题,在化疗区尤甚。在化疗一科,曹琳和同事们从来不会在患者面前提及“癌症”、“肿瘤”、“死亡”等词语,即便是不得不提的“化疗”也要用“治疗”来代替。作为主治医生,曹琳不得不时常向患者家属宣告患者的临床死亡,看到那些悲痛欲绝的场面,曹琳也忍不住哭,但当她转身走入另一间病房,她必须换成一副笑脸,因为悲伤在这里太容易感染给患者。
  在市立医院化疗一科,对于癌症的治疗是多方面的,既有仪器和药物的治疗,也有姑息治疗。曹琳的这些做法,正是姑息治疗的一部分。
  姑息治疗的核心内容是帮助患者解决痛苦,包括躯体、心理和心灵的痛苦,它让患者坚定生命的信念,并把死亡看做是一正常的过程,既不促进也不推迟死亡,把心理和精神治疗统一在一起。但姑息治疗并不是消极的治疗方式,而是综合运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疗法和中医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的一种治疗方式,其目的是为患者改善生存质量。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不到1%的人可以享受到姑息治疗服务,且集中于上海、北京和成都等大城市。而在威海市立医院多年来也一直重视姑息治疗的发展,并取得了重大进步。
  曹琳说,一部分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一部分是可以早期诊断而治愈的;还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姑息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让人生选择幸福终点
  在威海市立医院化疗一科,尽管拥有全市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最专业的医护团队,死亡仍是不得不面对的主题之一,另一个主题则是活下去。
  48岁的王丽(化名)再次回到化疗一科的病床上,接受药物治疗。不久前,她出去旅游了,把向往的地方游玩了一遍。王丽是名胃癌晚期患者,来化疗一科治疗之前已经被病魔折磨的痛不欲生。王丽对治疗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在得知病情以后。把病情告诉王丽的人,就是她的主治医生曹琳。对于拒绝一切治疗方式的王丽,曹琳一遍又一遍的劝说,总结起来其实就两句话“试过了,就不后悔”、“给你自己一次机会”,王丽也最终平静地做出了抉择。
  其实,每一个做过化疗的患者,都对自己的病情做过最坏的预期,但出于对生命的渴望,每个人又都心存希望,哪怕是渺茫的一丝希望。但在不得不把实情告知患者的时候,主治医生往往成为这个捅破窗户纸的人。然而,曹琳要做的并不是扼杀患者的最后一丝希望,而是更难的一个问题——帮他平和地面对死亡。
  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但是,让一个人接受死亡,无疑是极为艰难的。癌症患者焦躁、易怒,晚期患者的心理起伏更是难以捉摸,曹琳需要时刻感知他们的心理变化,体谅他们的脆弱恐惧。在病房或办公室,曹琳总是耐心回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有时也要在深更半夜的电话中答复他们的每一个疑问。一次次艰辛的付出,让患者看到了曹琳的坦诚,也就慢慢体会到了曹琳的良苦用心。最终,在他们谈论死亡时,唯一的主题却是如何更好地活着。
  曹琳说,当一个人有能力面对死亡时,也就更懂得欣赏生命,更珍视生命的最后一程。
  曹琳的心愿是,让每个患者都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即使是走,也让他们走的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我们时常看到,有的人在临终前住进重症监护室,他的浑身接满了接头和管子,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最终孤独且“工业化”地离世。但在曹琳工作七年来的记忆中,在化疗一科很少有紧急的抢救,这里的绝大多数患者在临终关怀下平静地与命运和解,让生命带着最后的尊严谢幕。
  临终关怀,虽然是近几十年来的新兴事物,但也是一项符合人类利益的崇高事业,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将患者的意愿放到第一位,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让患者在死亡时获得安宁、平静、舒适。另据卫生部统计,一个人一生健康投入的80%用于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即临终救护占据我国医疗支出的最大份额。而临终关怀在让生命“走”得温暖的同时,还可节省巨额医疗开支、减少医疗浪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