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村种大姜到深加工一条龙
年产10万吨的“大姜第一镇”海外设立分公司
2017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莒县峤山镇一家生姜加工企业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洗姜。
     莒县峤山镇,有着“日照大姜第一镇”之称,村村种大姜,大姜种植面积在1.2万亩左右,年产大姜10万吨,86家大姜加工业户在峤山镇落户。该镇是国家级大姜标准化示范区,2010年,成功申报了以“莒县大姜”命名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文/片 本报记者 彭彦伟 

好年份一亩地
收益五六万元

  近日,记者来到莒县峤山镇房家村,一大早村里的大姜经纪人房迎经就来到新建的姜棚里,他现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蹲在棚里,“第一年试点还没经验,所以今年得格外上心。”房迎经说。
  房家村有600户左右1800余口人,土地面积在1200亩左右,全村几乎家家种姜。从房迎经打小记事开始,这个村里就一直种植大姜,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小时候他就帮着家里干农活。
  房迎经是个能闯的人,十七八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局限于种植,而是从事起了大姜经纪人的职业。房迎经告诉记者,他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在当地收货,然后拉到重庆、广州以及合肥等南方城市,每年走货量在一千万斤左右,“咱们这边大姜色泽好,形状好,所以在外边很有市场。”房迎经说。
  大姜每年的价格都不稳定,最高的2002年、2012年能到8元到11元,而最低的年份比如2017年只有七八毛钱,“受市场需求影响比较大。”房迎经说。
  房家村村民房祝经今年60岁,已经种姜有四十多年历史,每年都会种一两亩地,每亩地产量在九千斤左右,遇到好的年份一亩地能收益五六万元,差的年份只有两三千元,“虽然有一定规律,但运气成分比较大。”房祝经笑着说。
  为争取最大收益,每年村民在收完大姜后,会存放在自己家的姜窖中,根据明年市场价格随时出售,但不管价格如何,每年必须在中秋节前后将窖中的姜全部卖掉,为存新姜做准备。
实验大棚种姜技术
一年可产两季

  经过多年市场摸索,为最大限度减小市场影响,提高收益,峤山镇今年把南方大棚种姜技术引到了当地。由镇里出资,村里承包,农户经营的形式,承包收益用来扶贫。据了解,这是北方首次实验大棚种姜技术。
  今年房家村建造17个大姜种植棚,经过前期催芽,部分大棚的姜苗已经长大,再有二十多天就能上市。据了解,传统露天大姜种植,一般在每年清明前后,农历九月份收获,生长周期在半年左右,每年一季。采取大棚种植后,在露天收获后可以再种植一季,大棚种植生长周期在三个月左右,正好能赶上第二年春节前销售旺季,“冬季新姜价格最低每斤六七元,而库存姜也就两三元。”房迎经说。
  目前,大姜产业已成为峤山镇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该镇是日照市大姜的主要产区,常年种植大姜1.2万亩左右,年产大姜10万吨,素有“日照大姜第一镇”之称。
  伴随着大姜种植,在当地大姜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莒县华腾有机生姜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洗姜。据该企业办公室负责人张文平介绍,他们只经营对生姜的清洗包装工作。“清洗后分级包装。”张文平说。该企业加工的大姜主要出口,每年加工生姜在一万五千吨左右,出口美国、东南亚以及欧洲部分国家。
由初级加工不断升级
要做保健养生食品

  为对外推广当地大姜,提高品牌度,根据群众自愿的原则,2006年当地成立了莒县大姜协会,为大姜产业的规模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峤山镇逐渐成为日照市重要的大姜集散基地,收购范围涉及辽宁、河北、河南等多省份。大姜产业也由最初的初级加工不断升级,向效益高、口碑好的保健养生特色食品和饮品定位,锐意创新,向精、细、深加工发展,如培育生姜—姜片—姜黄素产业链等。各类产品远销美国等世界多个国家。真正形成了大姜“农户种植,企业收购、加工,销内地、洋出口”的一条龙特色产业发展链条。
  截至目前,先后有86家大姜加工业户在峤山镇落户,其中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2家,境外独资企业2家,莒县大姜远销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非洲等地。莒县华腾有机生姜有限公司在美国、日照兴达食品有限公司在新加坡和荷兰设立了分公司。2010年成功注册“莒县大姜”国家地理标识证明商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