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张洪燕夫妻热心照顾邻居老人20余年
谁家没个困难,哪有见死不救的
2018年0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洪燕夫妇为老人理发(资料图)。
     在汶上县郭楼镇西海子村,一提起张洪燕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伸出大拇指。这位47岁的普通妇女与丈夫赵忠贵二十年如一日照顾邻居赵茂海一家。随着赵茂海的老伴、儿子相继去世,张洪燕无微不至照顾起赵茂海的日常起居。

  本报记者 汪泷 通讯员 胡克潜

见邻居生活艰难
两口子伸出援手

  1981年底,汶上县郭楼镇西海子村55岁的赵茂海从魏庄煤矿退休回到家里。然而,这个当时每月能领近100元退休工资的“大干部”不但没过上让人羡慕的好日子,相反渐渐贫困潦倒了。
  他惟一的儿子赵忠勤精神病越来越严重,轻则摔盆砸碗,重则打爹骂娘;妻子精神压力过大,最终患上了食道癌;他则因长期在井下工作,下雨阴天浑身疼痛。好在妻子虽然患病,还能给他洗衣做饭,勉强维持这个家。1995年春节刚过,饱经病痛折磨的妻子撒手而去,这将老赵和儿子推向了生存的边缘。
  “大娘刚离世那些天,爷俩几天不做一顿饭,就吃点凉干粮、喝点水。大爷常缩在大门底下,瘦得像干柴。”看到老人生不如死的样子,与他对门邻居的张洪燕产生了怜悯之心,“毕竟谁家都会有困难,哪有见死不救的?”
  张洪燕和丈夫赵忠贵一商量,当即决定要向这个艰难的家伸出援手。自那时起这两口子不仅给赵茂海父子俩做饭,还为他们洗衣服。时间久了,连发病之后乱打人的儿子赵忠勤也对这两口子产生了依赖,不但不打骂赵洪燕,而且有时还很听她的话。
  这让老人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终于有一天,老人用乞求的口气对她说:“你来我家过吧,我把你当闺女待。”看着老人期盼的眼神,张洪燕无法拒绝。第二天,她与丈夫赵忠贵一起来到老人的身边,从此成了一家人。
照顾老人无微不至
当成爹妈一样侍候

  在张洪燕的精心侍候下,赵茂海老人过上了正常的生活。2008年冬天,老人的儿子病情愈发严重,最终不治身亡。这给老人带来不小的打击,那些天,老人常常坐在院子里发呆。临近春节前的一天早晨,老人洗手时不慎将脸盆打翻,滑倒在地,腿部粉碎性骨折,从此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回想起那段时间,张洪燕也曾有过不少难为情的时候。在刚刚卧床的那几天,张洪燕给老人喂饭,丈夫赵忠贵给老人清理大小便。春节之后,迫于孩子上学、老人治病等多方面的原因,丈夫只好外出打工,侍候老人的重担就压在了张洪燕一个人身上。“当需要给他洗屁股的时候,起初我很难为情。”说到此事,张洪燕有片刻的尴尬,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后来横下心,洗就洗吧,就当作给自己的爹娘洗。”
  由于长期卧病在床,再加上丧子、丧妻之痛,老人变得郁郁寡欢、喜怒无常,常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为了转移老人的注意力,张洪燕把他最值得骄傲的“光荣退休”的牌匾挂在他的床头前,然后带着孩子不厌其烦地听他讲述当年的辉煌业绩。每每此时,老人显得特别高兴。
  “俺结婚的时候,公公婆婆都去世了,俺就觉得家里没有个老人,不像个家样。所以那年大年初一,我和爱人带着孩子给他磕了个头,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回想起这些,张洪燕脸上露出温馨的笑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