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身怀六甲丈夫突患重疾,骨髓配型成功费用却成难题
“准爸爸”无菌仓内等待希望
2018年0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邹俊美

  今年24岁的刘甜身怀六甲,本应安静养胎,但1月份,26岁的丈夫陈以飞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后,她整日以泪洗面。虽然丈夫跟哥哥骨髓配型成功,但住院以来已花去20多万元,骨髓移植还需四五十万元费用,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现在做骨髓移植一切术前准备已经做好,就差救命钱。“我不想让我未出世的孩子没有父亲。”刘甜感觉天都塌了。
  正值壮年突患重疾
怀孕妻子以泪洗面

  生病前,陈以飞在济南一家服装厂仓库里做仓库保管员,一个月前他刚陪怀孕5个多月的刘甜做了检查,看着媳妇渐渐隆起的肚子,陈以飞幸福地盼望着新成员的到来,畅想着一家四口日后的幸福生活。可意想不到是,2017年12月底,陈以飞出现头疼、无力等症状,“一直以为是感冒,后来他又头晕,以为是颈椎的事,治疗几天不见好。”
  刘甜说,1月9日,陈以飞在济南一家县级医查了血常规,结果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低。第二天他们来到聊城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衰竭综合征,以全血细胞减少及其所致的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陈以飞当即就在市医院入院治疗,由于贫血严重需输血治疗,之后进行了化疗。目前,他在市医院无菌仓内接受治疗,不能与外界接触,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家人可以拿起电话跟他通话。
  “开始怕他知道心情不好,我们都瞒着他。”刘甜怀着孕照顾陈以飞,经常背着丈夫偷偷抹眼泪。他们的女儿今年五岁,自从陈以飞入院后,女儿一直没去上学。“压力很大,但我必须坚强。”刚得知丈夫患病的刘甜整日以泪洗面,她觉得自己小家的天都要塌了。
骨髓移植配型成功
哥哥为他捐献骨髓

  聊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管护士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导致陈以飞骨髓出现衰竭,无法正常造血,只能通过不断输血来满足自身需求,陈以飞情况比较严重,目前他每天下午输血,但血液里血红蛋白含量还不如正常人一半,并且化疗出现不良反应,经常恶心呕吐。治疗最好的方式是移植新的骨髓,重新恢复造血功能。陈以飞有两个哥哥,知道弟弟得病以后,两个人都赶到医院,近期都跟陈以飞做了骨髓配型,非常庆幸的是,两个哥哥跟他的骨髓配型都是全相合。护士介绍,越相合移植后排斥的可能性越低,治疗效果越好。
  目前,陈以飞的二哥陈以停已经住院,他要为弟弟捐献骨髓,他说:“小时候我们也会打架,但现在看到弟弟生病了,别提心里多难受,不过是抽我点骨髓,却就能救他的命。”
费用缺口数十万元
无菌仓内等待希望

  骨髓配型成功让一家人松了口气,但移植手术的费用又让他们陷入困境。陈以飞入院来已经花了20多万元钱。据主管护士介绍,骨髓移植手术的费用在十几万元左右,移植后需在无菌仓观察,这个费用比较高,大约得三十多万元。虽然现在新农合可以报销一部分,但很多药物不在报销范围内,护士说:“之前有很多类似的病人因为没钱就放弃了,靠每天输血维持生命。”
  陈以飞是临清市康庄镇小陈村人,家里有几亩地,农闲时一家人就去外地打工。陈以飞兄弟三人,父母都五六十岁了,刚刚为三兄弟盖房娶亲,根本没有积蓄,儿子患病后,老两口变卖家当,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让老两口感动的是,村里人得知陈以飞患病后,都自发给送钱,你五十我一百,虽然不多,却温暖了一家人的心。现在术前准备都做好了,但费用还不到位,四五十万元的费用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1月31日下午3点半,又到了探视时间,一家人隔着玻璃跟陈以飞通电话,大哥陈以祥说了没几句两行热泪滑落脸颊。一旁的母亲还没看到儿子已经哽咽起来,身怀六甲的刘甜也已泪流满面,只有五岁的女儿馨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隔着玻璃用怯生生的声音呼唤着爸爸,无菌仓里的陈以飞早已声泪俱下。
  已经住院准备为陈以飞捐骨髓的二哥没能去探视,他打开手机视频,跟弟弟视频,“你在里面好好的,啥事没有,这周六做完手术,你就能好了。”虽然手术费用还没着落,但二哥依然安慰弟弟。疾病虽然可怕,但一家人的团结更令人动容。
  如果你想帮助他,不想让一个还未出生的孩子没有爸爸,可以联系陈以飞的哥哥陈以祥:13863532569、堂哥陈以洋:18263562698。

  五岁的女儿透过无菌仓的玻璃看向父亲,她已经多日未见到父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