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孩子也是教,多几个也是教”
妻子是老师,丈夫名牌大学毕业,好夫妻腾出自家新房义务辅导学生
2018年0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天下午放学后,在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一处小区内,十七八个初中生身穿校服整齐地坐在市民薛宇家的客厅里。房间有桌椅,有学生,但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薛宇夫妻俩自办的免费“辅导班”。夫妻俩只有每天晚上才会肩负“老师”这一头衔,他们不仅需要给孩子们讲课,课后还会备课。如今义务辅导学生半年之久,换来孩子们成绩的提高和家长的感激。
  文/片 本报记者 秦政

自家房子改教室
夫妻俩当起老师

  2017年夏天,薛宇的女儿升入枣庄市第十五中学,上了初一后,女儿的学习让薛宇犯了愁,“月考成绩不理想,我们就和其它几个家长商量,如何能让孩子的成绩赶紧提高。”薛宇说,起初,他和家委会的其他家长一起带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到枣庄学院游学,由薛宇向孩子们介绍学习方法,没想到一次无心之举,让孩子们“上了心”。
  “我毕业于同济大学,孩子妈妈是老师,在学习方法上比较有经验。”薛宇告诉记者,在其他家长的要求下,他和妻子二人开始给女儿和班内的几名同学辅导功课,“我们觉得互助学习效果肯定比自己学好,而且我们教女儿自己也是教,多教几个也是教,干脆大家就一起吧。”薛宇说。
  为了让孩子们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薛宇将自家一处尚未居住的新房拿出来,改造成教室,供孩子们学习。夫妻二人也有了明确的分工,薛宇负责教语文和数学,妻子负责教英语和政治,每天下午放学,孩子们都会来到这里学习。“先是让他们做作业,不会的我们给讲讲,做完作业之后再讲一些其他的内容。”薛宇介绍,他们给辅导班起名叫“博思特”,意为“博学、多思、独特”。这里和其它辅导班的最大区别就是完全免费,每晚六点半到九点,都是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周末孩子们也可以到这里来上自习。从去年11月到现在,“博思特”已经有了18名学生。
每晚备课到凌晨
再累也拒收“辛苦费”

  近日,记者来到了“博思特”辅导班,一名学生家长姜伟正在打扫教室。记者看到,房子的客厅被改造成了教室,摆上了9张课桌,墙上也挂起了黑板,其它几个房间也分别做茶水间、阅览室等使用。记者注意到,屋内的地面上全都铺满了泡沫板,板凳角上也包上了棉布,姜伟告诉记者,这是家长们为了防止打扰邻居专门包装的。“薛老师他们能义务拿出自己的房子,牺牲休息时间给我们孩子上课,我们应该出一份力。”姜伟说,由于孩子们学习时间较晚,他们还专门制定了规章制度,比如禁止大声喧哗、不要随意走动等等,为的就是不打扰邻里休息。同时,他们还专门在楼梯口张贴了“敬告”,感谢邻居们的理解和支持。
  姜伟告诉记者,起初,也有家长对薛宇夫妻二人的行为产生质疑,认为夫妻二人是不是为了赚钱?这样的辅导是否对孩子成绩提高有益?而孩子们的考试成绩,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和质疑,“刚开始的15个孩子,有11个成绩明显提高,最好的一个孩子成绩排年级三十多名,这是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老师也很支持。”姜伟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很喜欢薛宇的教学方法,到“博思特”的学习劲头也很足,每天晚上薛宇将孩子们送走后,还会备课到很晚,“他们确实太辛苦,每晚备课到十二点,第二天还要上班,我们这些家长都想给他们点报酬,可他们什么都不收,真是感谢。”姜伟说。
家长受感动,
义务做“后勤”

  24日晚6点30分左右,十几名学生在薛宇夫妻二人的护送下来到“博思特”,记者了解到,家长们专门制定了“值日表”,每天都会轮流值班,到学校门口将孩子们统一接到“博思特”。而在教室,已经有值班家长早早准备好热汤热饭,“我们家长轮流做饭,为的就是孩子们吃得干净卫生。”
  孙泰是“博思特”的“老学生”了,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在这里学习,吃过饭后正在做历史题。孙泰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到这里来学习,平时在家中学习时遇到不会的问题常常没有人教,而在这里,可以和同学们探讨、向老师请教。同样上初一的蒋永顺更是直言,“我以前数学成绩不好,但是薛老师就把数学题讲得很有意思,现在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记者了解到,由于条件有限,“博思特”已经“满员”,虽然不断有家长想让孩子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但薛宇只能婉拒,“没法,房子就这么大,而且我们还要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所以现在只有十八个孩子。”薛宇说,他们计划随着孩子们的升学一直将“博思特”办下去,“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这些孩子们一起成长起来。”薛宇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