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加前移的“癌症防线”
山东省癌症防治与健康促进大会在临沂举行
2018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月26日-28日,山东省癌症防治与健康促进大会暨癌症早诊早治中国行—山东站在临沂举行。通讯员 唐基栋 摄
     7月26日-28日,由山东省癌症中心、省肿瘤医院、省抗癌协会等主办的山东省癌症防治与健康促进大会暨癌症早诊早治中国行—山东站在临沂举行。来自全省380余家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以及全国29个省份的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负责人和国内外肿瘤防治专家共计1000余人参与此次盛会。
  在癌症高发的今天,早诊早治是国际公认的防治癌症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此次大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解读我国癌症防治现状、策略与政策措施,就上消化道癌防治适宜技术进行培训和推广,并探讨了癌症精准防治及健康管理策略。
  本报记者 孔雨童

  培训基层肿瘤大夫的“火眼金睛”
  此次大会共设有内镜技术培训、病理、护理及消毒、病理和管理等多个分会场,并邀请来自日本的医学专家布袋屋修、山本赖正以及王贵齐、李延青、孙青、许洪伟、李增军教授等,从消化道内镜、病理等不同领域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旨在更广泛地提升基层癌症早期筛查和诊断能力。
  “我国的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一年新发病例150万,发病和死亡率都占到我国恶性肿瘤的30%以上。然而,我国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治疗和预后跟日本和美国都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癌症早筛方面的差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教授表示,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调查发现,癌症筛查对美国癌症发病死亡降低的贡献高达70%,这也提示我们必须重视癌症早期筛查,“我们在早诊早治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王贵齐说,中国目前在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三大类癌种上早诊率还比较低,再就是卫生资源和能力上存在差异,地区之间不均衡,“我们一直在强调医学的创新,但是不能忽视规范化,要致力于卫生资源的均质化。”
  而此次大会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对基层医生的培训,“训练好基层医生的火眼金睛,才能更多地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提高整个癌症的预后。”一位参会的基层医生表示。
  近10年国内肿瘤5年生存率提升10%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公布了最新的肿瘤登记数据,中国癌症年发病达380.35万;发病前十位的肿瘤,男性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脑瘤、淋巴瘤;女性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子宫颈癌、肝癌、食管癌、子宫体肿瘤、脑瘤。
  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是,我国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已经在10年前的30.9%提升至40.5%,提升了约10%。
  “对于这个数字,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国家对早诊早治的推行,再比如,医疗水平的进步,尤其是乳腺癌的治疗水平的提高,预后的改善,给这个数据变化带来贡献。”赫捷说。
  山东的癌症发病在逐年上升。2017年,山东省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达到了307.47/10万,比2011年(240.39/10万)上升27.90%,死亡率达到176.96/10万,列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专家表示,山东省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程度高,部分重点癌症如肺癌、食管癌、胃癌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这些都提示在防癌抗癌方面还有诸多挑战。
  打造一条更加前移的“抗癌战线”
  为了应对老龄化及各种因素导致的癌症高发,十几年前开始,山东省就以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为抓手,大力推广癌症防治适宜技术,致力于构建全省癌症防治综合网络。
  “我们必须把这条更加前移的防癌抗癌战线建立起来。”山东省癌症中心副主任、省肿瘤防办主任王家林介绍说,自2012年至今,山东省癌症用以推进实施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逐年增加,从2012年的19个增长至2017年底的80个,已经覆盖全省17个市,全省共完成上消化道癌、大肠癌、乳腺癌、肝癌、肺癌临床筛查任务近400000例,确诊各类病变患者8498例,其中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7325例,治疗7850例。
  癌症防治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是我省癌症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十几年来,山东省癌症中心、省肿瘤医院、省肿瘤防办累计主办、承办国家级、省级或区域性专业技术培训100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120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项目点乃至全省癌症防治技术水平,广泛推广了癌症防治适宜技术。
  “我们仍然面对很多问题,比如大众主动参与癌症防治的积极性不高。“谈癌色变”、“讳疾忌医”等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大众对癌症了解不够,片面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参与癌症防治不主动。”王家林说,每一个市民大众的参与,对于癌症防治非常重要,省癌症中心、省肿瘤防办也将组织更多肿瘤医学专家,参与到面向大众的科普工作中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