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重磅

A04版:壹读

A06版:壹读·关注

A07版:壹读·聚焦

A08版:产经

A09版:车界

A10版:动向·国际

A11版:青未了·人文周刊

A12版:青未了·人文

A13版:文娱·剧综

A14版:乐动·篮球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封底·看点

B01版:两会

B02版:两会

B03版:两会

B04版:两会

E01版:今日济阳

E02版:今日济阳·城事

E03版:今日济阳·城事

E04版:今日济阳·城事

H01版:今日运河·城事

H02版:今日运河·城事

H03版:今日运河·城事

H04版:今日运河·城事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

J03版:今日烟台

J04版:今日烟台

N01版:今日德州

N02版:今日德州·主打

N03版:今日德州·财经

N04版:今日德州·主打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

P03版:今日菏泽

P04版:今日菏泽

Q01版:今日青岛

Q02版:今日青岛·城事

Q03版:今日青岛·社会

Q04版:今日青岛·区域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资讯

R03版:今日日照·体彩

R04版:今日日照·形象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市中

Z03版:峄城

Z04版:新闻

Z05版:新闻

Z06版:综合

Z07版:新闻

Z08版:新闻

五莲:“产业+”带给贫困户稳稳的幸福

齐鲁晚报     2021年01月15日
  大众报业记者 栗晟皓 隋忠伟

  1月6日,一场寒潮来袭,五莲县城区气温降至-18摄氏度。在洪凝街道新兴农业生态园的现代农业大棚里却是一派春意盎然,晶莹剔透的圣女果挂满枝头,黄瓜、西葫芦、芹菜等各类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这其中,有27座大棚是洪凝街道整合扶贫资金投资建设,统一出租运营,其余12座大棚为社会资本投资建设。
  “五莲县平原少、山岭薄地多,城区周边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企业较少,城区商超的瓜果蔬菜达都源自诸城等周边县区。我们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工商资本下乡,不仅补齐了产业短板、拉长了产业链条、做强了优势产业,而且通过资产租赁的方式实现了扶贫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扶贫资金收益的长效化。”五莲县扶贫办主任丁伟介绍说。
  在农业大棚里,72岁的陈荣元正忙着对成熟的瓜果进行采摘。他是洪凝街道上水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健康扶贫、低保兜底等扶贫政策,老两口年人均收入8700余元,现在通过到扶贫大棚务工,每月又增加收入1000多元,稳稳地实现了脱贫。“现在这日子太幸福了,不仅看病吃药不花钱,而且还有分红、有工资!”陈荣元笑着说。
  按照“打好林果牌、念好山水经、唱好旅游戏、摘掉贫困帽、全面建小康”的思路,五莲县以乡镇为主体,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蔬则蔬。在决策论证产业扶贫项目时,充分考虑与各乡镇产业发展思路相结合,利用扶贫资金引领带动绿色产业发展、破除传统种植观念、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的多赢效果。目前,全县12处乡镇(街道)实现绿色产业项目全覆盖。
  在松柏镇王家洼子村的山岭上,一幅冬日雪后的山水画面映入眼帘。依山而建的一排排民宿小屋与大山浑然一体,站在民宿的窗前,远望皑皑白雪,俯瞰龙潭沟水库与群山相映成趣。
  “80后”创业者王为华是民宿项目的负责人。他认为,扶贫资金的注入,增加了他创业投资信心。“产业扶贫资金前期投入,我们进一步增加跟投。在前期扶贫资金累计投入400余万元的基础上,我们跟进投资700余万元,对民宿产业的发展也十分有信心。”王为华说。
  抓牢产业发展,变“输血”为“造血”,五莲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拔穷根”的长久之策。自脱贫攻坚以来,整合投入扶贫资金2.2亿元,实施厂房类、果蔬大棚等高效生态项目163个,年可获收益155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2200元,五莲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底的4288.8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11534.3元,增幅达169.1%,增长2.69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