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让课堂灵动起来
双山中心小学课堂内容增了、理念变了
2014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小班化教学实现互动百分百。
     12月16日,双山中心小学“小班化教育”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校召开,几十所参会学校相互交流取经。据了解,自2013年9月开始试点至今,双山中心小学小班化教学成果显著。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先行者普遍认识到,小班化教育的深入推行不能仅仅是因为生源的缩减,而应该是源于“面向每一个、关注每一个、适应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高品质教育,“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小班化灵动课堂,关注每一个生命质量。”
本报记者 支倩倩 通讯员 王蕊蕊                 
小班化教育变“满堂灌”为“满堂彩”
  12月16日上午,记者与前来参加交流的老师们一起走进二年级一班的教室,亲身体验了一堂小班化教学课程,记者看到课桌都被拼成“品”字形、“田”字形的,全班26名学生或四个一组或五个一组共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名字。像“梦想小组”——有梦想就有希望,“阳光小组”——阳光的孩子个个棒等。课堂教学中,老师完全融入到学生中间,参与小组学习,能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状况并给予及时的点拨与鼓励。小组合作,让争议与商讨充满课堂。既方便学生听课,也有利于小组合作。
  听课过程中,记者环顾教室四周发现,学校专门为学生打造了美观实用的橱柜,橱柜上设立了学生图书角、生物角等,将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为了使每一面墙壁生动起来,各班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开辟了富有特色的“展示角”。“办公角”设置在教室内,大大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记者看到,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小组学习交流的次数能达到三四次。“原来是老师一个人讲,现在学生是主体。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课堂组织、课程设置上都需要下工夫。”李玲是双山中心小学第一批参加小班化教学实践的老师,一年多的小班化教育实践,使她对小班化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小班化教学要把“满堂灌”讲出“满堂彩”,关注每一个生命质量。

不是人少了就是小班化,关键是课堂更丰富
  随后,记者分别参观了该校开设的泥塑制作室、剪纸室、“青花瓷韵”制作室和脸谱绘画室四个校本课程活动室,每个活动室都特色鲜明、充满魅力。据该校副校长张干丽介绍,该校小班化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不仅让孩子从课本走向了生活,还促进了小班化教育改革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据了解,“亲近母语、经典同行”是该校“中国风、民族魂”特色课程的拓展项目,小班化的老师结合这一特色积极开展“晨读、午写、暮读”活动,一二年级学生背诵了大量儿歌、三字经等,使中华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小班化教育发展的拓荒之旅中,学校意识到小班化教育的深入推行不能仅仅是因为生源的缩减,而应该是源于‘面向每一个、关注每一个、适应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高品质教育。”该校副校长张干丽告诉记者。
  正如章丘市教体局局长李忠新所说,要实现小班化教学,首先要澄清一个观念:不是人少了就是小班化,关键是在人数少的情况下,更好地育人,让每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