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骑电动车得绷紧“安全弦”
有市民总结:戴上头盔、摘掉把套更安全
2014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健     

  寒冬已至,室外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六七度,人们都穿上了臃肿的棉衣,寒风中骑电动车的人更是武装到了牙齿,动用帽子、头盔、棉把套、手套、口罩、挡风被等。在凛冽的寒风中骑电动车,也应该注意行车安全,戴上头盔、摘掉把套更安全。
  “现在的电动车横冲直撞。”王先生说,他是济阳某公司的的士司机,每天不知道要围着县城转多少圈,让他最头疼的就是电动车。冬天来了,骑电动车的人穿着棉衣,戴着帽子,拐弯从来不回头。按喇叭根本不管用,只能先把人让过去,王先生说,有些棉帽子和衣服是连体的,骑电动车的人即使回头也看不见后边的路况,只能离他们远远的。 
  16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元大街花园小区附近的非机动车道,约5分钟的时间里,有30多人全副武装骑着电动车与电动三轮车疾驰而过,只有5辆没有安装把套。虽然是晴天,但由于气温较低,骑车的人穿着较厚,大多都戴着帽子,戴头盔的比较少。
  在这30多辆电动车中,只有6辆电动车过路口时会左右观察,其余电动车有一部分减速,绝大多数骑车人连看都不看就直接驶过路口。“穿这么厚也冷。”市民李女士说,她骑电动车出门都得穿上厚衣服,过路口非常不方便。 
  李女士说:“一到冬天得格外注意。”她在开发区的一家公司干文职,在老城居住,每天要骑电动车上下班来回四五趟,一到冬天就骑得格外慢。尤其是戴着棉衣服上的帽子,拐弯时回头看路都费劲。 
  据了解,李女士还遇到过一次危险的时候,幸亏不是很严重,“电动车的车闸卡进了棉把套里,刹不住,电动车倒在了路边的绿化带上。”由于李女士使用电动车的频率非常高,她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 
  李女士将自己的电动车把套换成了皮手套,花了30元买了个头盔,相对于棉衣的帽子来说,头盔能随着头转动,过马路时也能有较好的视线,可以观察到后方的来车,摘掉了把套可以避免电动车刹车等问题。 
  此外,市民除了要注意冬季行车安全之外,冬季给电动车充电的时候也要注意。电动车电瓶在比较冷的环境里充电会降低电瓶的储电量,损害电瓶的使用寿命。充电的时候要放在比较暖和的房间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蓄电能力和充电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