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的文物活起来,文博事业更有魅力
2014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运河济宁段跻身世界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刘金同
1 讲好济宁文物故事
  在不久的将来,外宾、游客们来济宁做客、旅游的时候,会发现所下榻的酒店里,不再只是陈设简单的家具,在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有着浓郁历史味儿的《济宁文物经典故事丛书》。
  为了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好习近平习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话精神,经研究,济宁市文物局开始编撰《济宁文物经典故事丛书》,讲好济宁文物经典故事。
  在举办“文物情·中国梦·讲济宁文物故事”复赛后,第一本《文物情·中国梦·济宁文物故事》正式出炉,和济宁的历史爱好者、读者们见面了。
  掀开印有宏伟大成殿的封面,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映入眼帘。这一年来,济宁文博系统的重大活动、济宁文物工作纪实、讲故事大赛中的经典文物故事,以及全市3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介绍都囊括其中。有读者评价说,品读这本书,就等于将济宁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都捧于掌心。
  丁海燕介绍,随着第一本《文物情·中国梦·济宁文物故事》面世,今后济宁市文物局还将陆续出版《济宁文物故事大全》系列丛书,“今后我们还计划将这些书籍免费赠送给全市主要的酒店、景区等公共服务场所,让来济宁做客、游玩的宾客、游客都品读这本书,不仅让他们了解济宁的历史文物故事,更能把济宁的历史文物故事带出去。”
2 新博物馆正加速推进
  公共文博服务体系的完善,无疑使文物古迹更加贴近百姓。
  备受瞩目的济宁文化中心在完成了国际招标后,正在加速推进建设。其中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济宁市博物馆也在加速推进中。
  目前,济宁市文物局在建筑面积和功能分区上提出技术性意见,并赴国家和省文物局征求专家意见,到国内多家博物馆考察论证比较,在结合济宁市及有关县市区博物馆实际情况后,提出新馆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技术性建议,同时确定了7个功能分区和5个展览场馆。
  新馆陈展大纲几易其稿,现已基本拟定有济宁文化特色的5个场馆的陈展设计大纲。配合天津设计院拟定了新馆建筑内部功能设计方案。同时,协调推进中的孔子博物馆及泗水卞桥纪念馆、微山县博物馆、梁山县博物馆、金乡县博物馆、嘉祥县博物馆也在有条不紊地规划建设中。
  2014年,济宁市列入年检范围的12处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816.95万人,较2013年增加17.75万人次;其中免费接待观众达428.95万人,较2013年增加6.75万人次;接待青少年观众157.6万人,较2013年增加33.5万人次;举办各种教育活动170多次。为方便群众参观,市直文博窗口单位实行节假日全天开放,中午不闭馆。
3 静止文物逐渐活起来
  “要想让老百姓走近文物、贴近文物、与文物交流,那就必须让文物活起来,而且是多角度、多形式的,否则我们的传统文化就难有传承。”济宁市文物局局长、市中华文化标志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丁海燕说。
  随着济宁文物科研工作的加强,今年济宁市文物局配合山东省博物馆承担的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山东地区馆藏汉代石椁画像调查与研究》,开展了济宁地区石椁画像调查与研究课题,已经初步完成任城、兖州、金乡、鱼台等县市区的资料整理工作。同时,济宁市文物局申报的济宁文物现状及对策研究,为济宁市级重点课题。参加全国第三届碑帖学术研讨会,就目前汉画像砖的辨伪、类别、展陈、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学术研究和探讨。
  丁海燕说,无论是联合媒体宣传济宁文物,还是竭力打造文物研究课题,都是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通过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这一年来,济宁市文物局20余篇信息被国家、省文博网、市政府网、《大众日报》、《济宁日报》、《齐鲁晚报》等媒体采用。运河申遗汇报材料呈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并在市政府刊物《调查研究》上全文刊发。并且在“文化遗产日”和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在《中国文物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电视台及济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对尼山文明论坛济宁系列活动、运河申遗等重要工作也进行了深入的宣传报道。
  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济宁市文物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着眼让文物“活”起来这一主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