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荣城铁轨距误差一毫米以内
本报为您揭秘青荣城铁线路设备和轨道技术
2014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作人员正在测试轨道数据。设备显示轨道间距超出标准轨距1435毫米0.06毫米。
  本报记者 蒋大伟 摄
轨道间距1435毫米,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
  本报记者 蒋大伟

  青荣城际铁路作为山东省内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高速铁路,历经4年2个月的紧张施工、2个月的联调联试和近1个月的试运行,目前各项工作已经进入尾声,进入开通倒计时。
  青荣城际铁路轨距为国际通用轨距1435毫米,青荣城际轨距精调误差要求控制在±1毫米的误差范围内,全线采用“单枕连续铺设法”进行轨道铺设,一次性连续铺设500米长轨条。此外,青荣城际采用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和先进的调度指挥系统,全线还设置了22处异物侵限灾害防护。
  2014年1月15日至8月25日,青荣城铁完成正线铺轨592.413km,其中有砟地段铺设525.967km,无砟地段铺设66.446km,完成各车站站线铺轨50.42km。
  “青荣城铁线路以有砟轨道为主,无砟轨道主要铺设在线路的隧道内。两者的区分主要在道床上,有砟轨道铺设石子道床,无砟轨道的道床为混凝土灌注。”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无砟轨道由于道床为混凝土灌注,所以稳定性较好,轨道各项数据调试合格后,后期的维养工作会较少,但是建设成本较高。”
  青荣城际铁路采用“单枕连续铺设法”进行轨道铺设,一次性连续铺设500米长轨条,轨道间距采用国际上标准的1435毫米。
  “青荣城际铁路运行的是高速列车,对轨道的要求也比较高,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为1435毫米,轨距允许的误差在±1毫米的范围内。”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只有误差控制在±1毫米的范围内,列车行驶才最平稳,才能达到最高运营时速250km/h的要求。”
  轨道铺设完毕后,工作人员会采取专业的设备对轨道进行精调,“前期进行的联调联试中,通过动检车上的专业设备找出线路上的问题,然后进行调整。保证轨道间距在1435毫米±1毫米的范围内,动检车才能不断进行提速,达到测试要求时速。”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后期青荣城铁运行后,还需要对线路进行不断养护,保证线路轨道间距在1435毫米±1毫米的范围内。”
全线设置22处异物侵限灾害防护保安全
  青荣城际铁路作为山东省内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高速铁路,铁路等级为客运专线,设计最高运营时速250km/h。
  青荣城际铁路采用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标准建设,全线新建牵引变电所6座,各牵引变电所接引2路独立、可靠的220千伏电源供电,全线共架设接触网889.55条公里,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
  “青荣城铁全线还设置了22处异物侵限灾害防护。在异物侵限监控系统检测到异物侵限时,由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接收异物侵限报警信号,进而系统对有危险的轨道区段提供安全防护措施。”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青荣城际客运专线信号系统主要由行车调度指挥子系统、列控子系统、联锁子系统、信号集中监测子系统、电源子系统构成。“这种结构的信号系统能够满足动车高速行驶下的安全性,信号系统与铁轨相接,当动车进入一个区段时,监控系统就能监控到,同时保证线路运行列车间拥有足够安全的间距。”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此外,针对烟台、威海地区冬季低温多雪的气候特点,在车站道岔部分设置了融雪控制系统,确保雪天道岔的正常使用。“道岔主要设置在各个站点进出站线路,全线设置道岔137组,道岔是在两个线路交叉处,保证列车顺利转入其他线路轨道的设备。”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