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硕士借助科技描绘中国古代星座
2014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不久前结束的科技部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中,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万望辉凭借“漫步中国古星空之紫微垣”摘得一等奖。该作品借助虚拟天文望远镜、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展现了千年以前中国古人眼中的星空。
  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把星空分成若干个区域,这就是星座。大家对西方的星座都很熟悉,但其实中国很早就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是北极周围的3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史记·天官书》记载颇详。而二十八宿就是在黄道和白道附近的28个区域,即东方七宿,南方七宿,西方七宿和北方七宿。
  西方星座往往以神话中的神、人或动物来给星座命名,而中国古人则把紫禁城里的生活投射到了天上,皇帝有紫禁城,天上就有个“紫微垣”(以北极为中心,并以北极附近的一片星群为基础而构成)。有了紫禁城,自然也少不了代表后宫、太子、妃子、丞相、侍卫官的星名,甚至还有被称作天厨、天床、天牢、天厕等的星星。
  另外,“三垣”中的“太微垣”是上垣,主要指政府,“天市垣”则是下垣,就是老百姓的集贸市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