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幕经典戏 跃然红纸上
胶州60岁民间艺人历时一月完成两米多长的剪纸卷轴作品
2014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18日讯(记者 刘震) 小观灯、顶缸、大离别、小离别……在一把灵巧的剪刀下,10幕山东地方戏里的经典桥段出现在同一幅剪纸卷轴中。日前,胶州民间艺人高丰绪历时一个月完成了这幅剪纸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18日下午,记者在胶州市福州南路一栋居民楼里见到了已经60岁的高丰绪,最近,他刚刚完成两米多长的“山东地方戏”剪纸作品,不少老熟人慕名前来观赏,访客络绎不绝。记者注意到,高丰绪家里,墙上四处贴着大大小小的剪纸作品,有人物剪纸、动物剪纸、风景剪纸,无不栩栩如生。“看看吧,这幅作品足足花了我一个多月。”高丰绪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新作品“山东地方戏”。
  这幅两米多长的剪纸卷轴,高丰绪和妻子两人合力才能展开。卷轴上是一张完整的剪纸作品,记载了说媒、捎书、小离别、大离别、顶缸、拉磨、小观灯、顶灯、珍珠女等10个地方戏场景。“这些场景都是戏文里经常唱的,我从72小戏中选取了这1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细节,用剪纸的形式展示出来。”高丰绪说,“说媒”是胶州秧歌小戏中的人物翠花给小姑子说媒的场景,卷轴中,两位小脚女人在炕上说悄悄话,翠花的热情与小姑子的羞涩神情形成对比,十分传神。
  据了解,高丰绪从6岁起跟母亲学剪纸,他的卧室里有一个橱柜,专门保存他的剪纸作品集,以及各种获奖证书。高丰绪说,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所以花在剪纸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以前都是晚上剪纸,因为夜深人静时容易找到创作灵感。但现在熬不住了,都是白天剪。”高丰绪说,作为胶州剪纸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很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希望年轻一代将祖宗留下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高丰绪和他的作品“山东地方戏”。 刘震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