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浪潮裹挟下的农村,未来将走向何方? 本报见习记者 王建伟 摄
城市化大潮席卷下的中国乡村正在经历急剧的变化。所谓“近乡情更怯”,对于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游子来说,故乡和自己变得两不相识。现在,乡村的路更宽了、房更高了,外表看起来更加光鲜亮丽了,但同时,村里的年轻人开始慢慢逃离乡村,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随着老人的慢慢老去,他们身上所代表的传统和血缘宗亲的味道也在慢慢变淡。
本报见习记者 王建伟
春节各忙各的,不如以前热闹了
我的家乡是鲁西的一个普通小村,全村一百来户。近年来,村子里的年轻人通过求学或打工等方式纷纷逃离乡村,只在过年时才从四面八方涌回来。
2015年春节,村委会通过大喇叭下了一个“禁令”:禁止通过磕头的方式拜年。有些老人本来已在院子里铺好了干草,在家中等着晚辈前来拜年、磕头致敬。“禁令”一来,遂了年轻人的愿,长年在外,对于关系远的一些宗亲本就不是很熟悉,不用磕头拜年正好可以省下时间,在被窝里睡个懒觉。
“磕头拜年这种方式,在农村有着特别的意义,如果两家平常有什么恩怨,只要过年的时候晚辈相互给长辈磕个头,就意味着两家愿意和解,这样能够保持整个家族的和谐。”我的堂哥王良中觉得,村里一些旧式礼俗有利于维持整个家族的团结。
“现在也不磕头了,自从村里兴起蔬菜大棚以后,即使在冬天,人也闲不下来,过年还要去照看自己的活计。打工回来的年轻人更是窝在家里睡大觉不串门,这年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堂哥说。
放在十几年前,过年是非常热闹的。那时候冬天正是一年里农闲的时候,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每逢春节,邻居或者亲朋就聚在一起打牌、下棋,或是简单地站在大街上拉着家常,孩子们穿着新衣在大街上点爆竹取乐。
“一年能挣多少”是最热话题
在外打拼一年的年轻人回到村子,少不了要被问及一年来的收获和成就。在村里人看来,挣钱多少是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最直接标准。在老人的过年问候语中,问完“现在干什么工作”,接下来便是“一年能挣多少钱”。
现在单纯种地基本挣不到什么钱。以我家为例,八亩地一年到头忙活下来,毛收入也就一万多,刨去成本,挣不到多少钱。反而是蔬菜大棚,着实提高了村里的收入。一个50米长的蔬菜大棚,一年种上三季蔬菜,能净收两三万元,村里不少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不方便外出务工,就留守在家搞蔬菜大棚。
村里大部分年轻人还是选择外出务工,对他们来说,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大超小学刚毕业就不读书了,辗转打过很多零工,后来学了电气焊,现在已经是高级技工,月薪一万多。据他讲,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想干就指挥徒弟干点活,不想干拔腿就走。去年算了算,上了半年班,存下六七万块钱。前几年,他花十来万买了辆轿车,随时可以在工地和老家之间往返,妻子娟儿五个月前又给他添了个儿子,现在他已是儿女双全。
外出打工者无不以大超为目标。他们如候鸟一般,大部分时间在城市里打拼,有的留下妻子在老家照看孩子,有的则跟妻子一同外出,只有年节才回家一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