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口的“活雷锋” 义务修车不收钱
2016年0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把车子放这儿,您给看看?”在铁一社区居委会的胡同口附近,有一位义务卫为过往行人修理自行车的“活雷锋”隋双成,甭管五冬六夏,他总会搬着修车的工具,按时出现在胡同口。
  2年过去了,“为人民服务,义务修车”的横幅早已褪去了鲜红的颜色,但“活雷锋”的心依旧火热。
文/片 本报记者 王若松                               
  从打家具到做衣服
心灵手巧啥活儿都会

  1953年,隋双成出生在一个铁路职工家庭,受在铁路上做木工方面工作的父亲的熏陶,隋双成打小就心灵手巧,从打家具到做衣服,从电工到维修管道,基本上能想到的活儿他都会干,而且还干得很好。
  高中毕业后,隋双成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工人,几年后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
  “结婚时候的家具都是我自己打的,衣柜、酒柜、桌子、椅子,到现在这些家具还一直用着。”隋双成说。
  时间长了,邻居们都知道老隋有门好手艺,关键是人还热心,平时除了修理门窗之类的木工活找他之外,楼上谁家赶上下水管道堵了、水管坏了、电路出问题了等等,只要找到他肯定就能“药到病除”。
  “能帮上别人觉着很开心,我老伴儿和孩子也很支持我。”老隋告诉记者。
胡同口的“活雷锋”
义务修车风雨无阻

  早在退休前,隋双成就一直琢磨着怎样用自己这门手艺,做点好事为更多的群众服务,两年前,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有了现在这个胡同口的义务免费修车摊和“活雷锋”老隋。
  “老隋,我把车子放这儿,您给看看?”、“您瞧我这车,不知怎么回事不稳当,您给修下?”、“师傅,车链子掉了,麻烦您给上一下吧!”……从2014年至今,他都会搬着修车的工具,按时出现在胡同口,为大家修理自行车。只要不是大件坏了需要买新件换上,他都分文不收。
  除了修车之外,老隋还顺带着干一些磨刀、磨剪子的活儿,用实际行动完成自己多年想为群众服务的心愿。“有位老大娘看我这儿能磨刀,特意把家里闲置的一个磨刀用的砂轮给我拿过来了。”他告诉记者。
  2年过去了,老隋亲手制作的“为人民服务,义务修车”的大横幅早已褪去了鲜红的颜色,但“活雷锋”的心却依旧火热。
为人真诚一心向善
到柳埠捐助贫困家庭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在老隋的修车摊,有一只用竹竿挑着的黑色皮手套,是他在胡同口捡的。为了能醒目些方便失主找到,他每天来到摊位之后就用竹竿这么挑着。
  “修车时间长了,经常会捡到一些过往行人拉了的东西,你看这不还有个箱子捡了好几个月了也没人来找,我看了下里面都是孩子的书。”老隋说。
  从厂里退休后这些年,老隋和老伴儿一直靠为数不多的退休金生活,但每每在电视上、广播里或者报纸上看到听到有困难的人,老隋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
  前不久,老隋在电视上看到柳埠有个困难家庭,先后生了两个孩子都有残疾,日子过得特别苦,他和老伴儿商量了一下给孩子买了些新衣裳,带了些吃的用的,坐着88路公交车专门到村里去探望他们。“能帮多少帮多少吧,是咱的一份心意。”老隋憨厚地笑着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