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业交出硬数据去年收入1300亿元
2016年0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26日讯(记者 姜宁) “十二五”时期,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软件业务收入年均增长42.7%,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副省级城市前三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45%,十条千亿级产业链贡献600亿元利润。2016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5%-7%,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8%左右。
  26日,记者从青岛市经信委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349.8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7.5%;1-11月实现利税增长10.8%、利润增长9.1%。初步统计,2015年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01.7亿元,增长24.6%。 
  据青岛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介绍,2015年,青岛市家电、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实现利润590.5亿元,增长9.7%,对全市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5%,成为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重要支撑。同时,青岛市还引进了汽车发动机、北斗导航等45个内外资项目,计划总投资460亿元;与7家知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总金额11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已率先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2015年,全市列统软件企业达到1258家,初步统计,全年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01.7亿元,增长24.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8个百分点以上。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6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5%-7%,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8%左右。”项阳青说,虽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等各方面较为困难,但是青岛市仍会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计划。
  此外,项阳青透露,今年青岛市经信委还将完善百户重点企业、千户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监测直报体系,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试点范围,搭建产业链融资平台,多措并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240亿元。同时,促进供给体系优化提升,制定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滚动推进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等30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力争海晶化工、青钢搬迁等100个项目投产达效。放大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杠杆效应,力争参股基金规模达到2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促进产业向高端迈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