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贷土壤难铲,当事人监管方都应反思
2016年09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姜宁

  8月底时,一位借款女孩被债主逼得快要走投无路时,主动联系了记者。她称自己家庭很不好,打工很辛苦,快要吃不上饭了,能不能借点钱吃点饭。记者想了想,给她在微信上发了500块钱的红包。第二天晚上,女孩又以姥姥要过生日但这辈子没吃过蛋糕为由,再次借走了200块钱。
  第三天开始,这个女孩就再没有出现过。
  后来,她的债主告诉记者,就在第二天晚上,女孩先期还了一部分钱,数量不多,只有700块。
  谎言不言自明,又有多少信任最终败给了欺骗。
  还有一次,鲁西北某县城一女学生找记者借钱时,出具了一大堆身份证信息、电话号码和学信网信息,最后才发现,身份证是假的,电话号码是网上买的,学信网截图是PS的。
  在采访中,不少借款者都曾说过,现在的女孩,套路还是蛮深的。
  当然,这些所谓“有套路”的女孩可能只是少数,多数人还是掉入了犯罪分子蓄谋已久的陷阱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但也不能否认,目前在高房价,低收入,就业难的大学生生活压力下,已经催生出了众多畸形心理。曾有一个17岁女孩告诉记者,她人生的理想就是有钱。“有了钱,我就不会被人看不起了,有了钱,我就能看不起别人了。”
  从古至今卖身葬父的故事屡见不鲜,大学门口小姑娘下跪乞讨学费的情景也历历在目。看到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为了几千元钱说脱就脱时,人们依然很难将她们和大学生联系在一起。从校内网到学信网,再到公安信息系统,这几个女孩的学籍信息也都完全正确。
  上千张照片,数百部视频,涉及的女孩无法统计,而这仅仅是欠债逾期后被曝光出来的。与此同时,更令人悲痛的是,这些女孩在借款后,几乎没有人将钱用在跟学业有关的事情上。最“高尚”的也不过是在创业失败后拿钱去还债,而更多的人,会选择在名包、电子产品、化妆品和服饰上一掷千金。
  其实裸贷现象,只是存在于当前大学生群体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从一方面来说,借贷平台、学校、监管部门责无旁贷。但如何彻底铲除孕育这种肮脏交易的土壤,值得更多人、更多部门深思。让年轻人有能力、有信心通过合理途径过上好的日子,并且平等有尊严地生活,才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