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翻了番,废水救活低效井
东胜公司稠油油藏低成本开发效果显著
2016年09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没有高成本投入,没有大规模措施,金17-平22井却在沉寂了几个月之后“复活”了。“面对当前低油价给稠油开发带来的成本压力,油田企业积极转变观念,大胆探索用热水替代高成本的蒸汽开采,换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胜利油田东胜公司胜兴采油管理区经理李永林看来,水,不仅救活了金17-平22这口低效井,还为金家油田实施低成本开发战略创新了思路。
  本报记者 顾松 
通讯员 于佳 王丽丽


废水换来“热”效益
  “成本很少,换来的效益却很大。”8月底的一天,在位于桓台县的胜兴采油管理区办公室,李永林满意地看着手中的生产报表。
  这份报表显示,整个八月份,在只有一口措施井的情况下,胜兴采油管理区原油日产量依然维持在315吨以上。更让他满意的是,对没有了新井、注汽措施暂停的金家油田来说,原油产量已经连续五个月维持在这个水平。
  李永林没有想到,能带来如此大作用的,不是多么昂贵的技术,而是废水。
  金家油田原油开采主要依靠注蒸汽,年初受持续低油价的影响,考虑到这一开发方式很难换回效益,东胜公司大幅压减注汽量,将蒸汽吞吐改为热水吞吐。
  所谓“热水吞吐”,就是把热水注入地层,利用水温对稠油降粘后实现开采。从三月份开始,胜兴采油管理区先后对11口低产低效井实施热水吞吐试验,注入热水1072立方米,较之前增产580余吨,达到了稳产提效的目的。
  胜兴采油管理区副经理陈绪清介绍,与每一次投入成本在近百万元的注汽相比,水的成本微乎其微,因为这些热水全部是来自联合站的热污水。他强调,这些热污水原本就来自油层,回注地层只是让这些水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因此不会对地下造成影响。
  他算了一笔账,注蒸汽热采虽然产量高,但见效时间相对较慢,投资回收期需要八个月以上;而水则投入低,见油快,一般十日内就能获得效益。
小变化带来大启发
  金6注采站站长王峰觉得金17-平22复活绝不是偶然,而是用心探索的结果。据了解,他所在的注采站管理着56口稠油井,自今年二月份以来,这个站再没有一口井注汽。稠油离不开温度,油一旦粘稠容易导致抽油杆运行减缓,影响生产。
  为了达到井筒降粘目的,注采站和往常一样给这口井洗井。经过一段时间焖井,一个变化引起了技术人员注意:原本产量只有1吨的金17-平22,洗井后产量增幅竟超过两倍。
  “温度发挥了作用。”陈绪清说,虽然水的温度没有蒸汽那么高,也达到80℃左右,足以对井筒降粘起作用。
  既然用一车水换来三天效果,那么能否用5车水保证15天效果?面对地层温度下降带来的生产压力,这个管理区在“水”上动起脑筋。
  经过与相关部门讨论分析,技术人员认为,该油藏孔隙度高,渗透性强,大胆提出:把热水从往井筒注改为往地层注。他们选取了几口产量和条件相对较差的井,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利用泵车把热污水回注地层。
  正如预料中一样,试验取得明显效果。与之前相比,注水后的单井产量增幅平均翻了番。
趟出一条开发新路
  此后东胜公司不断优化工艺方案,针对金家油藏地下特点,进一步完善生产工序,对水温、排量、开关井以及焖井时间等进行合理优化,同时给污水做了深入处理,在其中加入降粘剂、粘土稳定剂等化学药剂,使原油产量呈规律性上升,逐步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注热水吞吐工艺方案。
  热水吞吐不仅帮助金家解决了稠油开发问题,也处理掉大量废水,在东胜公司采油工艺专家、工艺研究所主任闫治涛看来,实属一举两得。
  据了解,胜兴采油管理区联合站污水排量每天在300-400立方米,之前这些水都是经过处理后被直接回注地层。自从开展热水吞吐试验以来,这些污水也成了金饽饽被有效利用。
  “尽管水的成本低,但由于辐射范围小只是局部受益,所以还不能完全替代注汽。”闫治涛认为,根据目前的现状,只能将其作为辅助稠油开发的一种方式。
  热水吞吐为稠油开发打开思路,也让东胜公司稠油生产从高成本向低成本转变迈出重要一步。闫治涛认为,对一直依靠高成本开发的金家油田来说,这个办法无疑为稠油开采找到一条更加省钱的路。随着这套办法不断成熟,他们将把这一经验逐步推广并应用到其他稠油区块开发中,助力东胜公司在低油价下实现效益开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