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16项目惊艳“会览博遗非”
2016年09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菏泽9月27日讯(记者 李德领) 27日,记者从菏泽市文广新局获悉,近日,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闭幕,菏泽作为非遗大市共有16个非遗项目参展,其中12个项目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鲁锦和曹州面人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列入山东特装展厅展示,向国内外访客展示了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齐鲁晚报记者了解到,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展出非遗作品14000件,涉及非遗项目近千项,通过展陈、演示、比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据菏泽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负责人朱晓雯介绍,本届非遗博览会上,山东特装展厅展示项目共有12个,菏泽占了2个,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与往届相比,今年我们除了安排一些传统项目继续参加非遗博览会外,还增加了两个新项目,一个是东明粮画制作工艺,一个是黄泥古陶制作工艺,两项目非遗传承人热情地为现场观众进行演示,引起了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曹州面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李效普已经是第二次参加中国非遗博览会了,相对于上一届,他感觉这次收获更大,“今年还被纳入山东特装展厅展示,这是对我们的肯定,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咱们菏泽的曹州面人,同时,这也是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向其他同行多学习,更好地传承曹州面人。”
  截至目前,菏泽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1项、省级项目93项、市级项目191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国家级项目数量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三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