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每户都是流动的博物馆
2016年09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张村共有70户左右的居民,每户人家几乎都收购不同的老旧器物。走进大张村老门板、老房梁、农耕器具、石磨、石盘、石槽、民间家具等老物件映入眼眶,各家各户门前的古旧家具、石雕木刻,形成一个个袖珍的古典文化展览馆。
  在大张村每户人家的家里都有许多奇珍异宝,大门口摆放着的石狮,院子里散落着的石盘、石槽,客厅里安置的老旧家具,桌面上使用着的水果盘都是他们自己从各地回收来的。所以,樟木的衣柜、红木的桌子、叫不上材质的椅子混搭在一起,形成别样的装饰趣味。
  向村子南边走走,马路旁一排排整齐的老门板堆积在村民的家门口。有位小伙子正在家门口卸货,他十几岁跟着父亲外出做收购老门板行业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隔着二里地我也能认出这块木头来。”他开玩笑地说。他家的老门板主要是榆木为主,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收回来再销售给同村子做榆木家具的工厂。
  在他家的对面就有一个老料新作的工厂,工厂的工人们正在作业,机器地嗡嗡声、木板搬运撞击声。老板娘正在跟客户选商品,不一会儿往车上搬运几件,客户是从东营慕名而来的。“这里的东西质量好啊,关键是便宜货也全。我们那里好多都在这里买。”东营来的买家说。
  驱车环绕村子一周,住户家门口除了收购的老门板、老房梁以外,还堆积着不少大小形状不一的石槽、雕刻着不同花纹图案的石墩,无论哪户人家门前老旧宝物绝不止一样。房屋后的石磨和石槽,依靠在墙边的农耕器具,散落在路边的石盘随处可见,它们与房角的枣树、槐树融合在一起,也是村子里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在大张村落脚就能踩到宝,走进每户人家都有自家的特色宝物,有叫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好奇的我们真的有必要走进大张村来一场奇妙的古堡探秘,寻找自己喜爱的民俗宝物,探寻大张村这个神奇村落的秘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