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倌”孟现壮:
残疾人生因拼搏而精彩无限
2016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2年2月7日国务院全面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孟现壮在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孟现壮与美国、中国台湾养猪专家在厦门学习交流。
  现代化“产房”。
  法国养猪专家古丹贝倍诺来合作社基地技术交流。
     从100头猪的家庭养殖干起,到如今占地380亩、总资产2.8亿元、年出栏生猪四万余头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企业;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养殖场到产品摆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餐桌;从负债累累,艰苦创业到不忘社会职责,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济寒救困……他的事业每前行一步,都要付出超乎常人几倍的努力。他是阳谷景阳冈良种猪繁育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现壮。
    命运不公,苦难叠加,他饱尝了病痛煎熬
  1975年,孟现壮出生在阳谷县张秋镇孟楼村一个普通家庭,在本应快乐成长的童年时代,却过早地品尝了人生的苦咖啡。五岁时,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开始了他的“颠跛”人生。身体上的残疾,让孟现壮格外珍惜生活的不易,历经苦难的他,立志要把自己的人生活得有滋有味、活得精彩出众。
  在学校,聪明伶俐、好学上进的他赢得了师生的喜爱,可腿上的残疾也让他受到了同学的歧视,“小瘸子”这个字眼给他小小的心里笼上了一层阴霾,可身上的残疾让他格外珍惜生活的不容易。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学习成绩优异的孟现壮,选择辍学,梦想着南下广州打工,补贴家用。可在县城的招工点报名时,因为身体残疾屡屡吃到闭门羹。最后总算在当地的供销社谋得一份工作,成为一名没有编制的“临时工”。不甘心放弃学业的孟现壮,工作之余借来初中和高中的课本,常常学习到深夜,停电了便点上蜡烛,继续看书知字。他还订阅了《读者》《中国青年报》《辽宁青年》等报刊杂志,通过不断阅读提升自己的眼界,了解外面的世界。
  “早一点受挫折,承受些压力,这会使自己心里产生更强的愿望。这是好事,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后面的生活反而会甜。”如今的孟现壮再回忆起年少的经历,反而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的宝贵财富。
  历经磨难,顽强打拼,他阅尽了创业艰辛
  1996年春天,《读者》杂志上一篇泰安21岁女大学生裴利静,毕业后回家创业养猪,一年赚了20多万元的报道,深深打动了相同年纪的孟现壮,并促使他决定踏入养猪这个行业。
  为了筹集启动资金,孟现壮用尽了家中所有积蓄,跑遍所有亲友,还趁着晚上乡亲在家的时候,挨家挨户地动员,终于凑齐了5万多元的创业资金,建起了20间猪舍。在他的精心饲养下,几个月后头一拨商品猪上市,正赶上好行情,孟现壮赚得第一桶金,盈利三万多元。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也给了他继续前行的信心。
  首战告捷,孟现壮信心百倍地扩大了养殖规模,但他没有延续上次的好运。由于经验不足、市场波动加之技术不精,此后的两年里,孟现壮遭受了创业以来的一次次打击。严重时,成百头猪在瘟疫中死亡。面对困境,他不甘失败,重新站起,不厌其烦地坚持着:先后参加了全国现代化养猪技术培训班和山东潍坊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的函授学习班,重新系统学习养猪技术;扛着病死猪,去科研院所请教专家教授,誓要弄清病因;不断引进新品种,大胆尝试养殖……
  1999年,孟现壮下决心在当地率先引进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法国皮特兰等优良品种猪,进行自繁自养,并聘请了高级畜牧师任生产技术场长。2004年8月,扩建占地32亩的二期二元母猪场。2008年投资建设存栏量1.5万头的育肥场,于2012年通过商务部验收,成为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并连续3年通过公检。2013年建设了占地51亩的高标准自动化猪舍,改建一期利用率低的猪舍,实现了全自动饲喂、一对一转栏、全自动控温、自动供水的生产模式,增加存栏20000头……每次挫折,于他而言都是一笔财富,也使他更执着于自己的事业。
  远见卓识,善抓机遇,他见证了行业风云
  2006年以来,随着猪场规模不断扩大,孟现壮意识到再也不能守着过去的老皇历闷头苦干。他开始更多地关注国内外行情,分析把握市场机遇。从求大到求精,从盲目拉长产业链条到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在市场的浪潮中,孟现壮的养殖事业行驶得越发平稳。
  2008年5月10日,经农业部畜牧司组织相关专家检测认定,阳谷县景阳冈养猪专业合作社饲养的无公害生猪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专供肉食品,3600头无公害生猪走上了奥运餐桌,为奥运健儿提供营养支持。
  这次机遇带来的品牌效应,吸引许多猪肉产品生产企业纷至沓来,孟现壮养殖的生猪产品出口国外,畅销北上广等十几个城市,并成为很多大型食品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商。养殖基地也被评为农业部“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国家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商务部“中央活畜储备基地”、共青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聊城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2012年2月7日,孟现壮作为全国养殖业的唯一代表,在北京中南海第一会议室参加了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基层代表座谈会,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11名来自基层的从业人员。当天下午,孟现壮代表养猪户向时任总理温家宝提出了三条建议,都得到了总理的肯定,并当即安排相关部门研究落实。正是这次发言,让全国人民知道了“猪倌”孟现壮。
  抱团取暖,合作共赢,他放飞了美丽梦想
  “养殖场的发展,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事业成功后的孟现壮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在创业中,他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2005年,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孟现壮以猪场为依托,成立了阳谷县景阳冈养猪专业合作社,使全县的养猪小户、散户有了“娘家人”。合作社以“合作、发展、共赢”为宗旨,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吸收当地生猪养殖户参加。合作社下设技术服务部、市场信息部、生猪养殖部、加工销售部、人工授精服务站和饲料兽药门市部等。
  合作社成立后,孟现壮把主要精力放在为社员服务上。想社员所想,急社员所急,千方百计为养殖户排忧解难,无论是酷暑烈日当头,还是严冬冰雪凛冽,都深入养殖户和社员家中,早出晚归,废寝忘食,调查了解情况倾听养猪户心声,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改良品种,标准生产;共御风险,抱团致富;变废为宝,绿色循环;慷慨传授,共赢发展……孟现壮在发展中秉持这样的原则,对于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或同行,孟现壮总是慷慨授教,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哪个养猪场遇到困难或疑问,孟现壮只要有空一定亲自去帮助指导;合作社成立以来,每年举办培训班或邀请专家实地指导30多次,并组织年出栏育肥猪200头以上的合作社社员代表、生产技术人员去济南、天津等地参观学习,让社员接触先进管理技术,汲取成熟经验。
  在孟现壮的带领下,合作社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先进农合组织”、“山东省十佳管理规范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聊城市重点畜牧合作社”、“聊城市先进社会团体”等荣誉。
  扶贫济困,乐于助人,他诠释了担当精神
  “谁叫咱就是穷人家的孩子,也是经历过苦日子。”事业发展壮大了,孟现壮不忘初心,为了更深入地帮助百姓脱贫致富,自2013年以来,景阳冈养猪专业合作社承担了县扶贫重点项目,向15个贫困村的173户贫困户发放法系二元母猪750头,并送货到村到户,合作社配有6名专职技术人员,免费向贫困户传授养殖新技术。“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养殖户一年的利润有一万元左右。”孟现壮欣慰地说。
  创业成功的孟现壮,没有忘记同他一样需要社会关爱的残疾人朋友。几年来,孟现壮积极与省市县残联和劳动保障部门联系,创造就业机会。在自己的公司里他吸纳了20多名残疾人就业,解决残疾人就医、入学、生活等各种方面的困难,努力为残疾人和其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几年来,他还先后捐资百余万元,用于改造村校舍、修筑村柏油路、整修水渠;多次捐资捐物拥军优属,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先后抚养资助4名孤儿和贫困学生,并承担起了孩子们的生活、上学费用,让孟现壮欣慰的是,这些孩子都很争气,有的还考取研究生,找到了好工作。
  对于今后的目标,孟现壮满怀信心。今后,他将以阳谷景阳冈养猪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延伸产业链,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多生产安全放心、百姓吃得起的猪肉,同时吸纳更多贫困户到厂务工或发展养猪业,让精准扶贫的路子越走越宽,带领更多群众共同走上小康之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