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供中心:
信息化建设提升供暖质量
2016年11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李永) 9月底以来,胜利油田热电联供中心按照“千方百计提升供暖质量”的总要求,不断加大对供暖管网冒气点治理力度。同时,启动管网漏失预警改造,此举将实现第一时间精准发现漏点并进行抢修,工程预计本月中旬结束。
  近年来,受部分区域管网超期“服役”、管网腐蚀严重、个别商家打孔盗暖等因素影响,极易造成冒汽、刺漏等问题,既影响供暖质量还造成热量损耗、供热系统不稳定。
  “一级管网如果失水严重、压力降低过大等情况,严重时就威胁到整个供热系统稳定性。”热电联供中心生产运行科主任张怀利坦言,一级管网在运行中失水温度达100多度,所补入的水需要通过处理加热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因此会造成用户室温出现短暂不稳定。此外,综合运行成本,供暖企业每补一方水的价格相当于用户家用6方水的价格。
  为强化供暖运行中的防漏、查漏工作,热电联供中心利用50多天的时间对一级管网主干线、支干线加装超声波热量计,实现对各区域、各支干线失水量的监控分析。投入运行后,供暖企业可实时排查失水支线,有效降低失水量、减少热量的浪费。一并安装的无线传输设备、太阳能充电系统,还能确保数据传输的持续与稳定。
  “这个系统不单有预警功能,还能提供累计热量、流量和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等参数。”科技信息中心蒋明达说,今年供暖季,员工将通过深化大数据对比分析,有效实现控制、平衡区域用热。此外,本次改造还将因避免热量损失和补水,实现降本增效84.34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