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儿”元00053走骗,话电来
思子心切,开发区一对老人被电话诈骗
2016年11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菏泽11月1日讯(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李增强) 近年来,老年人遭骗的案例层出不穷,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孤独且思念、关心孩子的心理,常常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日前,开发区一对老两口被一冒充其孩子的骗子骗去35000元。目前,开发区警方已立案调查。
  10月25日20时许,家住开发区的季先生老两口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我老伴接的,对方一开口便喊妈,并说他换号了,这是新号。”季先生说,老伴认为该男子是他们在外地定居的儿子,对方让他们记住其新号,在闲聊了几句后便挂了电话。
  26日早上8时许,男子又给季先生的老伴打电话,在电话中自称是他们的儿子,并说自己在嫖娼时被派出所的民警抓了,现在急需5000元钱。对方告诉季先生老伴一个银行卡账号。两人思子心切,季先生没有多想就到银行将5000元钱汇入了对方账户。
  然而,等季先生回到家后,其老伴告诉他,“儿子”又来电话说还需要10000元。随后,季先生又到银行往对方卡号内汇入了10000元。汇款后,季先生使用手机拨打了“儿子”的电话,而电话接通后,一男子自称派出所民警,称其“儿子”正在办手续,不能接电话,还需要再汇款20000元。没有办法,季先生又汇款20000元。
  汇款后,越想越不对劲的季先生拨打了孩子平时使用的手机号,电话拨通后,便询问他在什么地方,有没有打电话让汇款。而当孩子说其在上班时,季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遂报警。
  据菏泽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民警介绍,10月26日,他们接到市民季先生老两口报警,称被骗走35000元钱。民警在接到报案后展开调查,并对近期发生在菏泽市其他县区的多起类似诈骗案件进行串并分析,已初步梳理出相关线索,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开发区分局反诈骗民警介绍,诈骗分子常以老年人思念、关心孩子的心理,虚构“违法犯罪被抓”、“交罚款”等由头,让老人汇款,伺机诈骗。民警提醒,老年人接到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孩子”让汇款的电话等,一定要冷静,要第一时间同老伴和家人通报情况,并向孩子核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