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寒夜巡城“捡”流浪汉
送回家的“轮椅”叔,棉衣湿透又睡桥下
2016年11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泰安11月1日讯 (记者 杨璐) 31日泰山上降下了今年下半年首场雪,晚上的气温接近零度,泰安市救助站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夜间巡逻,发现前几天被村委接回家的张兆华又睡在了铁路桥下。
  10月25日,本报C03版刊发《大冷天,残疾老人铁路桥下“安家”》,报道了邱家店镇北颜张村的残疾人张兆华在抓在铁路桥下。31日晚上,在温泉路铁路桥下,张兆华正用被子捂住头呼呼大睡。“今天气温要降到零度了,在这里睡很危险,跟我们去救助站好不好?”救助站工作人员询问。张兆华坐起来,浑身发抖。工作人员捡起扔在地上的棉衣打算给他穿上,却发现棉衣都湿透了。从车里给张兆华拿出新棉衣穿上,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征得张兆华同意后,把他抬到车上。
  在给张兆华收拾衣物时,发现他的枕头下放着好几个空了的烟盒。他的被褥发出阵阵恶臭,因为连日阴雨,也是潮乎乎的。在救助站里,换上干燥的衣服,盖着温暖的棉被,张兆华度过温暖的一个夜晚。工作人员介绍,住宿的地方他们每天都要用84消好几遍毒。他们会继续联系村委,看怎么解决老人的过冬问题。
  除了张兆华,救助站在城区转悠一晚上,却收获不大。有的过去只剩下被褥,人不知道躲哪里避风去了。还有的看见穿着制服的救助站工作人员转身就跑。在温泉路,看见工作人员的车来了,两个流浪汉撒腿就钻进了胡同里,工作人员找了半天没找到。工作人员介绍,在以往的救助中,一些流浪乞讨者也是看见救助车就跑。为了工作方便,工作人员一般都特意将车停远一些,然后再过去查看。
  因为天气骤冷,本来要在11月中旬启动的“寒冬送暖”行动提前进行。31日晚,救助站工作人员带上提前采购的棉衣和棉被,上车巡逻。火车站、桥洞、还有一些流浪乞讨人员常待的绿化带是巡视的重点区域。在以往的救助中,一些流浪乞讨者看见救助车就跑,工作人员特意将车停远一些,然后再过去查看。一晚上,转遍了大半个泰城,确保寒冬期间无精神病人或流浪乞讨人员冻伤冻死事件发生,充分发挥救助的社会功能。

□延伸阅读
“不让吸烟喝酒 救助站不自在”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现在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还在温度骤降的晚上出去巡逻。虽然工作没少做,但很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有时候是流浪乞讨人员看见救助车就跑,有时候是流浪乞讨人员坚持不肯去救助站。
  1日,在中百附近,一名50多岁的男子蓬头垢面躺在角落里,正悠闲的抽着烟。当记者询问,为什么不去救助站时,他表示,也曾经去过救助站,但是整天关在里面,不让抽烟,不让喝酒,不自由。在外面拣点瓶子,还能卖点零花钱。
  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在泰安的流浪乞讨者中,确实有一些生活困难、丧失劳动能力的,但是还有大约一半的是习惯性流浪者。他们有自己的性格缺陷,比如喜欢抽烟喝酒,好吃懒做等等。而救助站有自己的管理规定,每个屋子都装有烟感器,禁烟禁酒,所以他们既不愿意在家待着,也不愿意去救助站,就喜欢在街上流浪。
  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以流浪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人员,按现行法律规定,救助工作实行“自愿受助”的原则,在当事人明确拒绝接受救助的情况下,救助管理机构不能对其进行强制性救助,只能进行劝导,为其提供必要饮食、御寒物品和详细求助方式,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
  另外,还有个别流浪乞讨人员是在流浪过程中丢失了户口,查不到户籍信息。这部分人可能已经做了二三十年的“黑户”。而救助站只对流浪人员进行临时性社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这部分人去救助站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让救助站“有心无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