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往事
2017年0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东安

  1968年,我从外地迁回了老家章丘。那是一个残秋的深夜,我在明水下了火车后,背着沉甸甸的行囊,走出了那个只有两间小平房的候车室,沿着昏黄的路,穿过小城那一条条破旧的小街,拐进拐出一个个清冷的小巷,朝着城外东北方向,直奔陌生的故乡——这是我回到章丘的第一印象,那年我16岁。
  默默地回忆起那时的明水城,泛黄的碎片在脑海里飘零纷纷……那年月进一趟城,忘不了光顾的就是老邮局对过的极其简陋的县百货公司,可也只能是贪婪地过过眼瘾而已。有一次,我想给生病的奶奶买点糕点,一问售货员,不仅要粮票,还要出示购物证。天﹗咱一个平民百姓,去哪里讨寻食品购物证?只好作罢。从百货公司往西不远,路北就是绣江影剧院,可我在四中读高中时,从未舍得花三角钱进去看场电影。
  记忆最深的就是在明水城唯一的一家国营照相馆里,同只见过一面的未婚妻照订婚相时,由于情绪有点慌乱,不小心碰了相机支架一下,便被服务态度极差劲的摄影师训斥了一顿。于是,自尊心受到粗暴伤害的我对此长达几年后才渐渐淡忘。
  就在那清苦寂寞的日子里,想来也只有明水城那原始的自然风光能够滋润我那荒漠的心田——每年清明,我都会忙里偷闲,悄悄一人步行去百脉泉水乡赏泉观柳。记得那年的春寒似乎轻一些,酥酥的东风里杏花开得格外早。清明节这天,空中飘洒着如烟似梦的雨雾,我独自一人伫立在明水城东北角那座石桥上,凝视着呼啸奔腾的泉水汇入古老的绣江河,禁不住心潮涌动,浮想联翩,忘情地随口吟诵出一首小令:“聆听百脉泉流,烟织东湖柳秀。常忆女词人,难觅一叶舟。寻幽寻幽,留住绝唱千秋。”
  如今的百脉泉广场北侧,当年是东北西南走向的荷花飘香、水草丰茂的沼泽湿地,冬季里有的地方没了水,便成了一年一度的年集鞭炮市,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不绝于耳,为岁末的明水小城平添了几分节日的祝福。每年这个时候,急切盼望过年的孩子们便一大早跟随家人拥挤到这里,那股激动兴奋劲儿没法形容,直到听够了响声,过足了瘾,这才缠着大人多买上几包鞭炮,然后边走边回头地恋恋不舍地离去……春风秋月,岁月悠悠。在一代代孩子的心目中,形成的明水城概念,首先应该是年味十足而又是任何地方不能替代的东湖鞭炮市。
  最令人难忘的还是昔日的明水西麻湾,一片原始而质朴的水域。清澈见底的水中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岸边的依依垂柳,一尾尾鱼儿悠闲地在水草浮萍间游来游去,煞是可爱。穿行在水滩的芦苇丛中,看到的是青涩片片,天光云影,燕子低飞,蜻蜓起舞;听到的是野鸭在幽深处咕咕私语,青蛙趴在碧绿的荷叶上声声欢唱。就是那一次,我玩得太尽兴,不知不觉游荡到荷塘深处,不小心陷入了泥潭,费了好大劲才拔出双脚,但并不沮丧,嗅着沁人心脾的荷香,美滋滋的……
  恍惚间几十年过去了,明水城的旧貌已渐行渐远,多少难忘的温馨记忆留在了我的梦里。
  小城往事长相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