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东大市场是全国三线城市最早实行零
2017年0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太东大市场中心街依然熙熙攘攘。 本报记者 晋森 摄
     “太东大市场是全国三线城市最早实行零批鞋帽和服装,日用百货等销售功能分区的大型综合市场。”太东商户联盟商会会长郭刚说,他作为刚开业就入驻的太东市场第一批鞋帽销售商对此记忆深刻,当时太东市场是全国首批三线城市里面实行功能化分区的市场,鞋帽、服装、日常百货、日化、小商品等区域专门规划出来进行分区。“当时太东大市场顾客范围不仅仅在济宁,包括西至临沂平邑县,东至菏泽巨野、郓城,南至微山,枣庄,滕州,北至泰安宁阳,每到春节前夕,都是结伴来这里购物,高峰时一天客流量就达到3万余人次。”郭刚介绍,兖矿集团等大国企班车直接停在太白楼路附近,员工来太东大市场购物后再集中返回,2003年至2006年是人气最旺的三年。
  从去年年底开始,济宁饭店片区太东大市场列入了棚户区改造计划中,对于这个消息,很多商户却是一笑置之。“这个消息传了至少有5年了,每次都说纳入拆迁规划,但是每次都逐渐地没了动静。”经营服装生意的张女士说,建万达之前也有这个说法,但是万达盖起来了,太东市场还是继续存在,所以他们也就慢慢习惯了。
事业做大了
难舍创业之地

  在太东市场主街的北头,老周正在忙碌着摊前的生意。太东市场开业不久,他便到从老家微山两城镇到这里营生。刚开始在太东市场摆摊,后来有了自己的门面,再后来去济南芙蓉街做生意,生意做大给儿女买房买车了之后,他还是放不下太东市场这个地方,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这个他最初发家的地方。“我们兄弟姐妹6个人都在这个市场上做生意,最开始卖小吃,后来生意都慢慢做大了,在济宁置房买车都安了家。”老周的兄妹几人,依靠太东市场在济宁站稳了脚跟,也依靠太东市场而发家致富,老周从心里感谢太东市场这个曾经给他带来幸福的地方。
  除了老周,更多的商户在太东大市场起步,把生意扩展到了全市甚至全省。很多太东大市场的首批经营者,他们在这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金,掘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开始向后来的秀水城、运河城等新商业综合体进军,从而使太东大市场成为某种意义上一个小商品经济发展的“孵化器”。
  作为首批在太东市场落户的郭刚,随着产业的扩展,又先后在运河城、万达广场,永旺购物中心扩大了自己的产业,经营范围不但包括原有的服装鞋帽,箱包皮具等品类,更延伸加盟了咖啡陪你万达咖啡厅,高第街56号运河城餐厅等泛商业连锁,尽管产业越做越大,但是他对于太东大市场仍然抱有一种深厚的感情,包括每年12月26日的太东市场成立庆典日,他都必抽出时间来参加,“因为这是我起步的地方,在这里有我曾经的青春和梦想。”郭刚说。
  如今不仅在秀水城和运河城,包括银座、新贵和、佳世客和太白国际等新的商业综合体,都能看到“太东大市场”人的影子,他们早已活跃在济宁餐饮、服装、零售等各个领域,而太东大市场人也成为他们身上的烙印和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