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声音
2017年0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岛58中学  高三十一班  王者
  潺潺的河流流过幽深的谷底,清脆的短笛声仿佛鸟儿在枝头欢叫、打破原野的平静。旋律响起,朦胧的光亮中,世界渐渐充满生机。在小号激昂的号声中,朝阳一步一步登上了天空!这便是大峡谷的日出。
  初中音乐课欣赏的这支《大峡谷组曲》出自美国作曲家格罗菲之手。他那清新、热情、生动的情感和鲜明的乐器对比,让听众为之战栗,更让人对自然美景产生无限遐想。
  谁曾想,音乐竟有这般魔力!似乎从诞生之日起,音乐便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妨将音乐比作自然的产物——它诞生于自然并回馈自然,以它独有的自由感和想象力深化了音乐的美。于是自然中的一切声音:无论是泉水叮咚还是狂风怒吼,经过作曲家的修饰和润化,可怖的便变可爱了,可爱的便更活泼了,仿佛施了魔法,只留给听众美的感受。
  这意象的美,还能给人带来多样的感受。同是日出之景,挪威人格里格在《晨曲》中的描绘与格罗菲截然不同。那是一幅金黄色的油画,祥和地呈现在画布上,仿佛一缕柔和的阳光穿透云层铺满鲜绿色的草地。对比美利坚人那波澜壮阔的旋律,挪威人纯净心灵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柔和。民族的多样性,竟都可包含在音乐之中。不需华丽辞藻的赞美和艳丽色彩的妆饰,就可使人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情感的丰富和多彩。
  然而回到现实,我们的生活总被太多的噪音所充满。我们习惯于让无休止的争吵声、喇叭声甚至信息提醒声充斥我们的双耳,我们被屏蔽在现代生活中太久了,我们与自然失去了联系、与美失去了互通的能力。
  为何不去聆听生活中自然的声音?从成山的文件中抬起头颅,在清晨品一杯香茗,听鸟儿鸣叫;在繁星点点的夜晚散步海边,听那海浪拍岸声声碎的壮美;在雨天推开窗扉,去听那雨滴拍打地面的清脆声响,或是风儿在树叶间沙沙呼啸……
  多美啊,这声音!它就像淙淙的溪水从心间流淌,带走心底所有的疲惫和烦恼;它像温柔的手轻轻拂去心上的灰尘,将心清扫得一尘不染;它又像动力的源泉,源源不断地注入心中,给予人勇气来投入到紧张的生活中去。
  音乐因自然而生,音乐使生活更美,最美的声音莫过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
我眼中的我
  我爱好文学,作品多次获得各种奖项,自幼学习绘画和小提琴,对哲学有浓厚兴趣,坚持常年阅读《参考消息》、《凤凰周刊》,对国际新闻和热点比较敏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