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游一地,千遍不厌倦
当导游12年,她让重复的工作每天都有新意
2017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导游大赛中表演川剧变脸的王秀允。
     在3月初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山东省导游大赛的舞台上,威海刘公岛景区导游员王秀允现场表演了川剧变脸,赢得阵阵喝彩。当她节目表演完毕卸去面具后,全场观众更是惊诧不已,一向被认为是传男不传女的变脸绝活,竟被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导游学到了手。最终凭借精彩的表演和表现在比赛中,王秀允不但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还斩获了最佳导游词创作与讲解奖的单项奖。
  文/片 本报记者 宋磊  

  12年当导游,每天重复同样的话
  1986年出生的王秀允年纪并不大,却已经在导游员的岗位上工作了12年。2005年2月她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刘公岛景区实习,因为学的是旅游专业,平时的积累加上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好问,让王秀允在半年后以优异的表现被留下,从此成为一名专职的讲解员。
  王秀允介绍说,在她工作的前十年里,她一直是在往返于刘公岛和岸上的轮渡上讲解的。“每天都要重复同样的话,做同样的动作和同样的表情。”王秀允说,但重复并不意味着麻木,虽然自己也会遇到工作上的瓶颈,但她总会想办法及时突破过去。
  2014年下半年,已经工作9年的王秀允遇到了工作的瓶颈期,“有一段时间,每天重复作业让我觉得越来越没有激情,没有了挑战性。”王秀允说,“我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找点什么事情来做,正好2015年省里要举办第四届全省导游大赛,在单位的帮助和推荐下,我就报名参加了,正好也刺激一下自己,来一次挑战。”
  正是以全省导游大赛为契机,王秀允进行了一次自我调节和挑战,成为了她工作的新起点,也让她意识到了自己工作中仍有许多不足和值得提升的地方。在她的不断加压和努力下,她在第四届全省导游大赛中斩获了二等奖,并在2016年再接再厉获得了威海市导游大赛的一等奖和“威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经常有人问王秀允,做了12年导游,你是否真正热爱这份工作?王秀允总是很坚定地回答说“是”。因为她觉得,每当她在刘公岛上眺望海的那边时,总有另一个她在注视着自己,“我不能让自己对自己失望。”她说,“虽然每天仍在重复,但每天的一切也都是新的,我会遇到不同的游客,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目光,我每次都会与游客一起,重新感受刘公岛的庄严和肃穆。”
  现在的王秀允,在工作中,每天都会享受跟着轮渡徜徉在海面的时光,享受自己被游客认可时得到的赞许的目光。生活中,她享受着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快乐,享受着陪伴家人的美好时光。
  软磨硬泡拜师学到川剧变脸绝活
  3月1日,第五届山东省导游大赛在济南举行,颁奖典礼上,王秀允表演的川剧变脸节目吸引了足够的眼球。舞台上的王秀允,穿着几十斤重的行头,一招一式丝毫不输于专业演员,伴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她变换着各种面具。当她最后露出真面目时,真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全场观众掌声如雷,满堂喝彩。
  很多人都知道,川剧变脸这门绝活对人的各方面要求都极高,以前受祖辈遗训影响,一直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作为女儿身的王秀允,是如何学到这向来不传女的变脸绝活呢?
  王秀允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她说:“参加威海市导游大赛是要求有才艺展示的。我第一次参加表演的是唱歌,也受到了评委的表扬。但不能每次参加比赛都要唱歌吧,总得呈现点不同的才艺才行。”也是出于机缘巧合,在参加2016年的威海市导游大赛之前,王秀允遇到了一位川剧变脸的大师,就想到了拜师学艺。
  王秀允不停地软磨硬泡,用一颗诚心打动了师傅,被收为关门弟子。王秀允并非第一个学川剧变脸的女弟子,据了解,现在为了将这门艺术延续下去,很多师傅已经早已开始收女弟子了。
  从2015年下半年拜师开始,王秀允凭借自己的悟性和吃苦努力,很快把川剧变脸入门的东西先学会了,在单位年会和一些节庆上,王秀允都会露一手自己的变脸绝活。“更专业的东西还没有学透,以后还有机会慢慢学。”王秀允说,为了不生疏,每个月也都会拿出行头来练几次。
  “其实第五届导游大赛上我表演得并不好。”王秀允道出了实情,“当时我没有取得好成绩,情绪上受到一定的影响,还是因为自己不够成熟吧,不管是比赛还是表演,都表现得不太尽如人意。”
  不过,凭借不错的表现,王秀允最后还是拿到了最佳导游词创作与讲解的单项奖。“感谢单位给我提供的机会和平台,连续几年的以赛代训,丰富了我自己的阅历,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带团导游身上优秀的东西。”王秀允说,她热爱导游这个工作,要把导游员当做终身事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