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猥亵悲剧,要多一些禁忌教育
2017年08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南京铁路警方昨日发布消息,涉嫌在南京南站候车室内猥亵女童的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据警方调查,被猥亵女童系犯罪嫌疑人父母的养女。这个调查结果让人更加震惊,此案不仅关系到儿童权益保护,还挑战了家庭伦理底线。
  一个青年在公共场合守着父母猥亵年幼的妹妹,不只是不懂法没教养的问题,更凸显了家庭教育禁忌意识的缺失。公众聚焦此案不能只是宣泄激愤,还应有深层的反思,如此才能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南京铁路警方查明,受到猥亵的女童是犯罪嫌疑人父母的养女。按照我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人应当具备“无子女”的条件,所以,这个收养关系当初如何确立的以及是否合法还值得继续调查。姑且不论在法律上如何解释这一家四口的关系,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在事实上是兄妹关系。在被收养的幼童眼中,那个手脚不干净的青年就是她的哥哥,那对面对猥亵无动于衷的夫妻就是她的父母。所以,虽遭受公然的猥亵,受害人并没有表现明显的惊恐。当然,亲人或熟人的猥亵丝毫不会减轻对被害人的伤害,一样会留下终生难以摆脱的阴影。前不久,台湾女作家林奕含自杀,据说就与她青春期经历的性侵害有很大关系。
  要防止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悲剧,只靠法律是很难防范的,毕竟在公开场合发生的猥亵案件只是少数,更多的恐怕是在隐蔽状态下,其他家人或父母都未必知晓,执法机关更难调查取证。而且,家庭成员中的猥亵事件大多起源于彼此过分的“亲密无间”,日前网络上曾经有一段很有争议的视频在流传,画面中一个男人用亲吻屁股的方式表达对年幼女儿的爱。单看这段视频,或许只是一时的玩耍亲昵出了格,但是家庭之中如果平时没有任何禁忌意识的话,这个动作也许只是猥亵悲剧的开始。一个青年在车站候车室内公然猥亵妹妹,应该不是第一次做出这样的行为,也许他自幼就养成了这样的恶习。从这个角度讲,他的父母对这个案件的发生是负有严重责任的。
  在现代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早已被社会公众抛弃,但是家庭成员之间应有的禁忌不能因此土崩瓦解。父女母子兄弟姐妹之间,无论关系怎么亲近,在行为上都有不能逾越的规范,这些都需要从小在家庭和学校中被教育和灌输。所以,性教育也不能只是生理课,还应该是伦理课,只有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行为边界所在,才不会把猥亵当成习惯。
  禁忌教育对人的品德培养至关重要,一个人明白了“知止而不为”,才能对道德法律心存敬畏,不做碰触伦理底线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过于看重知识教育,而把一些没有禁忌意识的行为理解成狂放不羁,最终还是难免要付出代价。近期接连发生两桩奇闻,两名中国游客在德国国民议会大厦门口行纳粹礼,四名中国男子穿日军军装“夜袭”抗日遗址四行仓库,其实也都是因为无知对文明社会造成了亵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