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商场和西市场同一天生日
2017年08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观园。
   □台应新
  1904年老济南开埠后,老城区的商业店铺和集市贸易,迅速向经一路、馆驿街、普利街、杆石桥和商埠区转移,并带动了泺口、黄台、段店等地商业集镇的扩大和发展。当年的4月18日,胶济铁路全线竣工,两个月后胶济铁路就全线通车了。还是在这一年,老济南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电影院)和第一个商埠公园(今中山公园)也开始兴建。
  时隔24年,位于商埠区西端的西市场于1928年9月26日开业。真是巧合,三年后的同一天,大观园商场也宣布开业了。
  先说说那年开业的西市场。
  西市场在1928年9月26日(农历八月十三)开张营业,应该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因为在济南的历史上,这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这一年的4月初,南京国民政府举行“第二次北伐”,4月下旬,军队开进山东的同时,第二次出兵山东的首批日军460人,也由天津到达济南。随后三万余名日军集结济南,并在商埠区安营扎寨部署警戒区,接下来日军多次蓄意制造事端,济南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随后,日军的残暴行为愈演愈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五三”惨案。
  就在日军肆意烧杀抢夺和国人强烈反对日军侵略的环境下,西市场开业了。
  非常可惜的是,早在1925年,为使黄河航运、小清河水运与胶济铁路实现联运,拟在市区北部开辟北商埠的计划,因“五三”惨案的影响未能实现。
  据说西市场的地理风水很好,据《槐荫区志》记载:“明代前,自现南大槐树东首向北穿中大槐树东街、经二路至北大槐树西首,有一土石岗,南高北低,蜿蜒起伏,貌似长龙,岗上植树,抵御风沙。南大槐树一带,人烟兴旺,故名盘龙庄。”也就是说,新辟西市场的位置就在盘龙庄的龙头之下。
  历城商人刘爱卿和李九龄独具慧眼,就把这块风水宝地(大约9亩)买了下来,两人合伙盖起平房180余间,开始以坐收渔利的经营方式向外出租,后来树大荫凉大,就形成商埠区西端最大的综合市场。
  西市场的辟建,上天不仅赐给了好风水、好位置,而且其周边的环境也非常适合开辟集市贸易。当年西市场有着它极其独特的经商环境。比如,西市场开业前,“十一马路”的集市贸易和北大槐树的破烂市早就形成了气候,这就为西市场的开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西市场开业后,随着地盘的逐步加大和地摊商贩的不断增加,人气骤然兴旺起来也在情理之中。
  再说三年后开业的大观园。
  1931年9月26日大观园开业的那天,正是农历的八月十五。
  与三年前开业的西市场相比较,大观园开业时,其周边的环境改造和商业气氛都有了较大范围的提升。据有关史料记载,1931年的4月到10月,老城区集中对趵突泉泉池和黑虎泉泉池进行深挖清理,泉池四周砌以石壁或短墙,经过治理,趵突泉增加新泉池三处,黑虎泉兽头出水量加大。5月下旬,小清河五柳闸坝工程又开始施工改造。
  商埠区则随着市政道路的不断发展,一些有实力有名气的商业店铺逐步扩大到商埠区经二路的两侧,比如,早于大观园开业且在经二路上已经入驻的有德华银行、泰康食物公司、新市场、万紫巷、隆祥西号、瑞蚨祥、宏济堂西号等。
  “‘大观园’原有规划是全园分南北两区,北临经四路开正门。南区称内市场,为娱乐场地,设一、二、三剧场和共和厅书场,正中设妓院。北区叫外市场,辟东西两条街与纬二路和小纬二路相连。沿街盖各类商铺,有酒馆、布店、鞋帽店、杂货店、糖果糕点店等。场中央是一个小广场,其间花红草绿宛如花园。从商场正门(北门)到广场中心有天桥可直达花园上空,倚栏可俯瞰全场景色。可惜,‘大观园’因后来1940年、1941年的两场大火几乎损殁殆尽,其重建后未再能全部实现原有规划构思。”(《济南文化论丛·第一辑》,张华松主编)。
  到了1943年9月,晨光茶社在大观园内开业,京、津、济三路相声前辈纷纷前来捧场,其中相声大王张寿臣,相声秀才马三立,以及高德明、刘宝瑞、王长友、白全福、郭全宝、李伯祥、孙少臣等相声大师和名家都曾在晨光茶社登台献艺,一时盛况空前。后来就有了说相声要到“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和“曲山艺海”的佳话传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