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坚持对难民“开放”
距议会选举不足一月,第三次连任赢面较大
2017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和竞选对手、德国社民党领导人舒尔茨的海报。
     德国总理默克尔27日就下月底联邦议会选举通过媒体阐述竞选主张。如果她率领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获胜,将赢得自己的第四个任期。默克尔认为此前开放边境、接收难民的决定是正确的,她将继续推行开放的难民政策,并表示愿与非洲国家加强合作,严控横渡地中海进入欧洲的非法移民。
  否认难民政策犯错
  默克尔接受《星期日世界报》采访时否认此前处理难民问题时犯错,并表示不会因为竞选对手的攻击而改变政策。“我仍将作出2015年那样的重要决定,”默克尔说,“这是非常时期,我认为我的做法从政治、人道主义立场看都是正确的。每个国家历史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非常时期,我认为政府都会采取我这样的做法。”
  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爆发,默克尔决定开放边境,接纳大量来自中东的难民,德国成为安置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随着难民涌入、财政负担增加并由此引发社会问题,一些德国民众对现行难民政策不满,默克尔的民意支持率因此下滑。默克尔相信,仅仅因为地缘因素而让希腊和意大利单独应对难民危机是不公平的,她将继续在欧盟内部推动开放的难民政策,让欧盟成员国接纳与其承受力相匹配的难民。
  欧盟与土耳其去年3月就难民问题达成协议后,进入德国的难民大幅减少。今年前七个月,入德难民人数进一步回落。随着默克尔渡过难民危机,加之德国经济复苏、失业率保持低位等因素,这次大选默克尔赢面较大。
  最新民调显示,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领先优势明显,支持率约38%;主要竞选对手舒尔茨率领的社会民主党(社民党)支持率约23%。舒尔茨多次宣称默克尔忽略民众关注的议题、其政策与德国社会现状脱节,但默克尔采取“忽略舒尔茨”的策略,只强调她愿意继续为德国民众服务。默克尔竞选团队把重点放在塑造默克尔的形象上,而非回应竞选期间的热点议题。竞选团队推出的巨幅海报显示,在德国国旗背景下,默克尔微笑着打出竞选口号——“为了我们喜欢并幸福生活的德国”。
“舒尔茨效应”消散
  随着德国大选进入最后一个月的竞逐,社民党候选人舒尔茨加大竞选力度,并展开针对对手默克尔的反攻。舒尔茨27日接受德国公共广播联盟电视采访,称默克尔“脱离民众”,与上世纪90年代德国总理科尔执政后期的政治形势相似。1998年,社民党赢得压倒性选举胜利,科尔领导的执政联盟落败。
  不过,德国媒体普遍认为,61岁的前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很难改变当前竞选劣势。《南德意志报》的文章指出,舒尔茨“在多个议题上着墨”显得没有主旨,难以保持一度很有势头的“舒尔茨效应”。路透社认为,社民党提出的“社会公平”竞选口号未能引发共鸣,舒尔茨在德国社会的影响力远远不及默克尔。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认为,舒尔茨领导社民党参选之初提出“社会公平”主张,但直到现在也未能向选民展现具体的纲领和措施,显得虎头蛇尾。另外,社民党尽管强调其和基民盟执政联盟的政策区别度,其实两者区别不大,让民众不是很有信心,不能肯定一旦舒尔茨上台会是怎样的执政状态,“相形之下,选民更放心默克尔”。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认为,舒尔茨出任社民党领导人之后,相对扭转了这一政党的颓势,但担任德国领导人近12年的默克尔没有大的执政破绽,选民“倾向于维持现状”。
  赵晨认为,未来一个月选情急转的可能性不大。就可能影响选情的因素,有两点需要观察:一是发生大规模恐袭。赵晨认为这对选情会有冲击,“但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选举结果”;二是欧美、德美关系。舒尔茨最近提出一旦当选就让德国领土上的美国核武器撤走,并坚持反对默克尔为满足北约要求增加国防开支的做法。赵晨认为,这些主张会迎合部分选民,但不足以阻止默克尔在9月24日的大选中谋求连任。  综合新华社消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