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一场“大败退”为啥值得吹?
2017年09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1日,电影《敦刻尔克》登陆中国内地各大院线。对于这部在海外被奉为“年度神作”的电影能不能在中国再续神话,我很怀疑。因为这部电影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被德军以闪电战击溃的40万盟军撤回英国本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按照咱中国人的观影逻辑,这种撤退题材太憋屈,套用一位网友的话说,“一场败退有什么可吹的?”
  的确,败退本身没什么可吹的,但敦刻尔克大撤退却的确有一点值得一吹的资本,因为英国人在这场撤退中体现的素质,确实是一般人学不来的。
  先纠正一个普遍的误解。很多历史教科书中总告诉我们,敦刻尔克大撤退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发了昏,强行命令他的装甲集群停止追击已被包围的英法军队,这才给撤退留下时间。事实上,近年来的考证发现,这个昏招还真不是希特勒想出来的,而是出自在一线指挥的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这位沙场老将的这一决定也绝非外行。因为按照他的经验,战争打到这个分儿上,英法军队已成瓮中之鳖,用宝贵的装甲军群追击溃兵根本就是浪费——自古以来,撤退就是比进攻难得多的工作。比敦刻尔克撤退稍早一点的中国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原本在淞沪战役中打得坚强果敢,而一旦败退,首都南京却只守了13天,数十万溃军被俘虏、屠杀。而比敦刻尔克稍晚的基辅会战中,70多万苏军一被合围后立刻土崩瓦解,66万人成了俘虏。
  小小的敦刻尔克聚集着40万英法军人,头顶上飞机炸,远处有炮轰,海岸上布满了德军的潜艇、水雷。这种情况下,军队能不内乱已是奇迹,想在短时间内逃出生天根本没门。若照常理来说,龙德施泰特的判断是没错的。
  但是,龙德施泰特还是低估了他的对手。按照德军参谋部事前的分析,英国海军即便调动手头最大的运力,也只能撤出4万-5万人。事实上,撤出4万-5万人也是英国海军方面最初的目标。但是,在英国随后实施的“发电机计划”中,本着“寻找一切可以漂浮的东西前往法国”的精神,英国对其民船发出了征集令。该征集令的最初设想,是让民船船主们将自家船只汇集到某地,由海军派出海员“租用”民船驶往法国。但征集令发出后,很多爱国热情高涨的船主却自行驾驶船只参与营救。于是,我们看到大西洋上上演了百舸争流的壮观场景:上百艘民用船只在接到征召的命令后,从英国多个海港不约而同地起锚前往敦刻尔克。这种“无组织、有纪律”的民间行动最终救了多少盟军士兵,到现在也没有查清楚。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船只的拥有者,有不少是非富即贵的上层阶级,这些贵族、富翁不惜牺牲自己的财产甚至生命,冒险去接还对岸那些大头兵,英国阶层间的凝聚力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可见一斑。
  其实,这种认同感也正是英军保持士气的秘诀。士兵能够成建制地撤离,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祖国正在尽全力营救他们。飞行员们敢于跨海而来,顶着极大劣势与德军战机殊死搏斗,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牺牲会被国家铭记、报偿。所以丘吉尔才会评价说:“胜利虽然不能在撤退中获得,但这场撤退中却孕育着胜利。”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国人能够“败而不散”的,不只是那支40万人的军队,还有背后一个4000多万人的国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