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去“戒尺学校”体验的是某些家长
2017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昱

  关小黑屋、打戒尺、打“龙鞭”……前几天,某网友发帖爆料南昌“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存在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豫章书院”所在的南昌市,目前已责成区教科体局依法依规对该机构进行处罚,整个事件似乎告一段落,但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都这么多年了,这种以“特殊方法”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治的学校怎么还这么火?
  的确,自2009年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网瘾之戒》后,某些所谓“治疗中心”“学校”打着“矫治”旗号对未成年人实行体罚、人身拘禁、人格侵害之实的行为就引发了关注。如今整整八年过去了,不说有关部门在此期间严厉打击,仅靠市场的淘汰机制,按说这样的“学校”也该都关门大吉才对。但近几年来,类似的案例却屡见不鲜。一面是被送进这种“学校”的孩子不断被殴打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新闻大量存在,另一面却是许多的家长宁可缴纳高昂的学费也要把孩子送进去。这到底是怎么了?
  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造成这种怪象的,不仅是那些“学校”开办者利欲熏心使然,那些送孩子去的家长们也难辞其咎。
  就拿本次“豫章书院”的事件看,当这些家长把孩子骗到或绑到这家“书院”后,当看到“书院”阳台上那充斥着监狱气氛的铁栏杆时,能猜不出这家“书院”会对自己孩子采取什么样的“管教”手段?这些家长恐怕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之类信条的信奉者,潜意识里期盼着能上点“手段”,对孩子“管一管”。只不过自己在家中实在狠不下心、下不去重手,所以才把孩子送到“书院”。
  说穿了,此类“学校”之所以屡禁不绝,是因为他们与家长达成了一场“易子而罚”的合谋,上演了一场“学校愿打,家长愿挨”的戏码。只不过,有些“学校”因为经验不足或成名心切,动作太大、太出格了,才不经意成为舆论的焦点。
  正如学者武志红曾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很多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极不正常的,他们一方面无限度地宠溺、骄纵孩子,以致培养出了不少“熊孩子”,但当孩子“不听话”、敢于忤逆他们意见时,他们又表现出异常的焦躁进而出现暴力倾向。这两种极端行为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基座,那就是很多家长将孩子的生命看做了自己生命的延伸,将孩子的人格看做自己人格的附庸,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病态心理。
  这种病态在过去的某些时代也许曾经大行其道,所以“豫章书院”之类才敢打着国学旗号行违法之实。但在现代社会,它早已过时了,因为一个现代人的人格应该是独立、自由而健全的。子女不应该是家长的附庸,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出建议、加以引导,但无权“牛不喝水强摁头”,用暴力手段横加干涉。至于与“学校”合谋,非法拘禁、体罚未成年人,更是突破了法律的底线。
  奉劝那些看到子女“不成器”就呼天抢地、寻死觅活的父母一句,建立独立、自由而健全的人格,同样也是医治自我病症的解药。不要过分看重孩子、干涉孩子,而要活出自己的人生。这样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是最好的出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