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竖读》:穿越时空论文化
2017年1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昌宇
  初冬的夜晚,就着橘黄的灯光,在袅袅的茶香里,信手摊开冯骥才的随笔集《竖读》(海豚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原本浮躁的心即刻沉潜下来。流畅的文字,深邃的思想,艺术的引领,对世界文化执著的爱恋,从冯骥才宽广的视野里,从他纵横千古的讲述中,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散发着醉人的文化芳香。
  全书收录了冯骥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佳作,多是他对书、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生发的情愫。书中,他分享了自己读书的独特感受。从最初的爱上小人书,到收藏小人书,再到一家人都要向他借书来读,即便一惯严肃刻板的父亲,遇到想要读小人书时,都要向他赔笑脸……生动有趣的讲述,不仅让我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书在大众生活中的分量,还能一窥那个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无穷渴望。可以说,小小的书本不但维系了亲情,还以其空旷悠远的意境,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每个人都悠然想起曾经与书相伴的童年岁月。对于无书可读的日子,许多人也许觉得不以为然,但冯骥才的感触却颇有见地。他认为“写书比读书幸福得多了”,进而总结说:“读书是享用别人的创造成果,写书是自己创造出来供给他人享用。”一语中的,将书本与人生、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阐释得分外透彻。
  《竖读》还以锐利的光芒,精致地剖析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宏阔。无论是对鲁迅“国民性批判”的推崇与肯定,还是写自己与巴金、茅盾在文字、思想上的交集,冯骥才的笔力都透着一股老辣与精准。尤其是对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功与“过”的评说,极具启发意义。在他看来,鲁迅的伟大在于在文学领域开创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度开掘。同时,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冯骥才对鲁迅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某些评判给出了一些相左的意见。而这些灼见,集中代表了冯骥才近年来在保护民间文化方面的一些思考。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微词也好,争议也罢,不过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史中的一个小小缩影罢了。真理越辩越明,由此观之,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这样的学术争鸣同样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延伸。
  在《竖读》中,还能感触到冯骥才近年来游走世界文化盛景时的心得体会。那些人文景观大多满目疮痍、锈迹斑斑,但冯骥才却以别样的眼光,读懂了它们的历史和存在的价值。巴黎的先贤祠庄严肃穆,拉雪兹公墓沧桑寂寥,这里不止栖息着雨果、左拉、卢梭、伏尔泰、居里、皮埃尔等永恒的灵魂,还长存着他们冲破世俗、追求自由的思想与精神。行走在法兰西浪漫与深情的土地上,冯骥才以躬身的姿态,尽情领略着盛开在这片大地上的文化幽香。正如他在书中所言:“人生最重的两样,一是爱,一是美。”正是心怀对世界文化的敬仰和爱恋,让冯骥才不远万里踏上了探寻异域文化之旅,并从中西方文化的充分比对中,从各自精神品质和民族风情的探究中,更多地去吸收并借鉴着外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经验,从而以更开放、更广阔的胸襟,逐步丰富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之林。
  对于这本文化意味颇浓的随笔集,缘何要取名为“竖读”?这取自于冯骥才关于阅读的“横读竖读说”。他认为,“横读”近于浏览,而“竖读”却不止于精读,更需要投入情感和思想。《竖读》一书便如同“竖读”这一阅读方式一样,字里行间处处传递的是他对中外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对世间之美最深切的感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