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礼物不重要,陪伴才是爱
2018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首席评论员 刘振

  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这个日子,最容易触碰内心,最容易倾听到花开的声音。这个日子,最适合表达孝心,最适合对妈妈大声说出爱。这个日子,最不缺各类感恩母亲节的活动,最火的就是商家推波助澜下的“感恩经济”。
  如今,在消费意识驱动下,很多节日变成了“购物节”。以母亲节为例,许多感恩的话语变成了广告文案,譬如某品牌汽车所言,“妈妈的世界不该小到只有你,世界那么大,带她一起去看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种感恩经济的背后,我们获取的往往只是消费的理由,而并非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更谈不上触及心灵的精神洗礼。更有甚者,部分网络平台变成了“晒礼物”的秀场,价值不菲的化妆品、首饰、包,乃至高档餐厅的结账单,表面看似晒孝心,实则攀比购买力。如此一来,无疑背离了母亲节的应有之义。
  当然了,作为儿女,在母亲节这天,为妈妈送上一份贴心小礼物,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感恩母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上,也不能满足于母亲节这一天,功夫更在节日之外。常念父母恩,礼物并非最重要,陪伴才是爱。“妈妈不记得母亲节,你回家的日子就是过节”、“母亲节,你的爱回家了吗?”……这些话着实扎心。诚然,送一份礼物,并不能让我们心安理得。比起仪式感很强的节日活动,更重要的是平日里心怀感恩之情,常回家看看,多陪陪母亲,对妈妈多一份关心和体谅,了解她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在妈妈面前,做一个“小暖男”或者“乖乖女”,少惹生气,多哄开心。
  儒家经典有言,“父母在,不远游”,也是关于陪伴的孝悌之意。当然了,如今时过境迁,身不由己,社会的发展、职责的要求、生活的压迫……这些让远离父母,独自打拼,变得再寻常不过。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他们总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你远去,而你的成长却在提醒他们已经慢慢变老。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一种人生痛楚,莫要将孝心留到母亲节这一天释放,孝母亲,表爱意,更该是一种生活常态,更多地指向内心,指向精神伦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