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的愤怒能让人更快乐
2018年05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谈论愤怒和仇恨仿佛跟积极心理学背道而驰,后者常常鼓吹微笑、友善、乐观和享受当下的神奇效力。但研究显示,适当地表达愤怒会让人更快乐。
  发表在心理学期刊《情绪》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心理学家塔米尔找来175名大学生被试参加角色扮演,其中情境或者是对抗性的,比如警察审讯犯罪嫌疑人;或者是合作性的,比如政客游说通过某项法案。
  在进入角色扮演之前,被试可以选择听一些特定的音乐剪辑激发出某种情绪,比如愤怒的、欢乐的和无情绪的。研究人员发现,选择在对抗情境之前倾听提升怒气值音乐的被试,在问卷调查中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最高。他们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学习成绩比较理想,自我感觉受到的社会支持也最多,而那些在此时选择欢快轻音乐的人,则没有表现出这方面的优势。
  塔米尔表示,即便是负面情绪,只要是当下真实的、你想要表达的感受,那么释放出来会让你好过一点。她在2017年参与的另一项涵盖了来自五大洲八国的跨文化新研究也显示,尽管总体来看大家都想过得愉快,但只有当人们经历的情绪符合内心需要,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才更高。
  令人意外的是,新研究还发现,抵触“正能量”的人也不在少数:11%的被试想要少一些诸如爱和同理心之类的积极情绪,10%的被试更是想要多一点的负面情绪,比如仇恨和愤怒。
  剑桥大学幸福研究所的亚历山德瓦认为,这颠覆了心理学界对快乐的衡量方法。在传统上,快乐是通过正负面情绪的比例来定义的。但她也补充说,似乎只有愤怒和仇恨是可以跟快乐兼容的,而其他负面情绪比如恐惧、内疚、悲伤和焦虑则不能。塔米尔也认为,她的研究并不适用于抑郁症患者,对于感知不到快乐的人而言,发泄愤怒只能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几何,也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它。2016年发表在《情绪》期刊上的另一篇论文指出,个体对负面情感的评价越高,他们的坏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小;反之如果认为“负能量”是万恶之源、唯恐避之不及,那么坏情绪对身心健康的破坏力就越大。
  所以说,我们应该在正确的时机追求快乐,而不必强求每时每刻的愉悦。快乐不意味着一味逃避痛苦、追求愉快的感受,而是允许自己根据情境表达合适的情感,不用在意它是否一时令人愉悦。
(据《南都周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