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打磕巴”或许怪“名词”
2018年05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们说话时的短暂停顿或“呃”“啊”等发音主要出现在名词之前。这一研究为人类大脑如何处理语言提供了新证据。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数千段各国语言的日常聊天记录,其中不仅有英语和荷兰语,还包括亚马逊丛林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喜马拉雅山脉和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等多地的语言。
  研究人员考察了名词(如“朋友”)和动词(如“来”)前的语速放缓效果。他们计算说话者每秒钟的平均发音速度,并记录说话者的短暂停顿。结果发现,在各种语言中,人们在名词前的减速都比动词多。
  他们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名词表达在大脑中更难规划,因为名词通常用来指代新的信息。 
  (据《北京日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