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梁晓声的家国情怀
2018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小兵
  《家·国·天下》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最新随笔集。书中,他以一个平民作家的亲切,深情回忆了与家人、朋友间的真挚交往,见证了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七十年来大时代的变迁,并以心忧天下的襟怀,解读中国乃至全世界热点问题。真诚的文字,彰显着梁晓声浓浓的家国情怀。
  全书由《家载一生》《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三个各自独立的篇章组成,以浓郁的亲情、强烈的现实感、一个文化学者的责任担当,用细微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家、国、天下三者之间相依相生的关系,回答了读者对过往一些历史的关切。其中有对世间真情的讴歌,有对人间万象的描摹,也有对社会真相的揭示,更有对全球焦点热点话题的解读。梁晓声穿行于微观与宏观之间,时常以冷静的思考和热切的期许,点赞家的温馨,颂扬国的伟岸,为天下苍生呐与喊。情之所至,尽显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心。
  《家载一生》中,他以细腻的文笔、平实而流畅的语言,追缅着父母的温情、亲朋的友爱,勾勒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形象。最让人动情的是《父亲》一文。梁父虽脾气火暴,心地却十分善良。梁晓声小时候,有一次吃饭时,他望着锅里的热粥,不敢去盛第二碗,平常不苟言笑的父亲,见此情景,鼓励儿子大胆去盛。梁晓声写道:“尽管撑得够受,但心里幸福。因为我体验到了一次父爱。”后来,梁晓声居住在北京,父亲去看他。梁父希望自己的儿子入党,言谈话语间,显现出一位慈父的平凡和伟大。作家热情赞颂了家风的淳朴,正是这种良好的家风,给人以教益,赋予人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
  《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里,梁晓声回顾了与共和国共同走过七十年的不平凡历程。辛辣而苍劲的文字里有赞许,也有针砭。他以写在建国25周年前夕的《让我们用热血浇灌祖国》为例,表达了对共和国深切的家国之爱。他坦言,那种情怀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他主张人人都应该学会担当,“一个人只从纯粹自我一方面的感受去追求所谓人生的意义,那么他或她到头来一定所得极少。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但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中,梁晓声心怀天下,用笔下的文字为中国社会把脉。从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到不同阶层迥异的生存环境,从敏感而略显沉重的社会话题,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梁晓声无所不谈。对平民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茶、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面对这喧闹浮躁的世界,他以甘做一个平凡人的用心,洞悉世态人心,心怀天下事,用悲悯的情怀,将道义的力量和深邃的思考皆化为笔下激扬的文字,如明灯般照亮前行的路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