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长城之父”,品文化之旅
2018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田宇      

  “在济南,还真难寻觅到这处古老东方文化和近现代历史碰撞而生的产物!”不少人游览大峰山齐长城旅游区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大峰山齐长城旅游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境内,介于长清、平阴、肥城三区县交界处,是集人文古迹、度假、养生、休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因地处“长城之父”齐长城的源头而越来越被人们熟悉和喜爱。
  提起长城,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齐鲁大地上有着一条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齐长城,记忆着历史的沧桑。昔日守护我们家园的这条长城历经沧桑又生机勃发,散发着她独有的东方韵味。
  大峰山山势围合,三面峭立,曲如列屏,形若箕掌,因其顶峰高而大,故得名——大峰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是号称“长城之父”齐长城的源头。《管子·轻重篇》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齐长城建于公元前685年,比秦长城早四百余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最雄伟的代表。放眼全球,它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雅典壁垒早200余年,堪称“世界壁垒之最”。是目前国内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古建筑遗址。
  齐长城绵延大峰山顶1500多米,整个长城绵延起伏十分壮观。齐长城为齐鲁之界,建于公元前685年,为齐王桓公所建,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洲,千余里以备楚。”
  齐长城西起山东长清县南部,向东至泰安至胶县琅琊台入海。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样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是我国唯一起于黄河止于大海的长城,也是我国最早的长城,早于北京秦长城490年。是目前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
  齐长城平地为黄土夯筑,山上则为石块垒砌。长城分两道,城墙一般高5米、厚2.5米,城地内侧有守城马道,高4米、宽2米,马道下依墙建石屋,整个长城峰峦叠翠,景色秀丽,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上,十分壮美。恰似东方巨龙,盘旋飞舞于崇山叠嶂之中,将黄河、泰山、东海连成一体,这不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更是齐鲁大地的脊梁。
  齐长城,它建筑在起伏连绵的泰沂山脉的山岭、平谷之中。由于当时的条件,修建这么一座长城的难度可想而知。千百年过去了,昔日守护我们家园的齐长城尽管没有八达岭、嘉峪关的明长城那般雄伟壮丽,但却保存了长城修建最初的原始面貌,已成为了连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