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政府工作报告从六个方面提出2015年工作任务
加快建立权力清单,明确“责任田”
2015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莒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孟青作政府工作报告。
     文/片 本报记者 李玉涛 彭彦伟          

  1月15日,莒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莒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孟青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莒县2015年的主要任务。孟青指出,新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莒县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法治莒县建设,把法治作为行政的基本方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加快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政府部门“责任田”。

 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壮大县域经济
  孟青在报告中指出,推动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富裕和美莒县目标不可逾越的关键阶段,是莒县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咬定项目建设不放松,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深化县级领导独立包保、职能部门双向负责和项目服务双向评价制度,重点抓好晨曦系列化工、海汇系列环保机械、华泰浆纸化工等11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浩瀚能源清洁燃料、泰森熟食加工、中泰生物合成甲烷等16个新开工项目。
  围绕补短板、促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重点抓好总投资132亿元的37个企业技改项目,力争“五大产业”产值、利税分别增长13%和11%。主动对接蓝色经济,壮大“四新一海”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
  引导企业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推行公司产权和家族财产逐步分离,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把园区作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明确功能定位,发展“飞地经济”,实现“多轮驱动”。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导向,抓好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26.5亿元的10个项目的建设,力争在全省综合排名前进5个以上位次。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新增桑园3000亩
  孟青指出,莒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是最突出的特色,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必须坚持抓农业就是抓工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以项目化措施、市场化手段,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集中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六带三区五园”规划建设,建点、串线、连片并举,抓好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年内新发展“五类示范”项目20个,确保高效经济作物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突出科技兴农、富农、强农,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大力推广桑蚕、黄烟等现代种植技术,新增桑园3000亩。
  扎实推进“双牵引”行动。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小店绿芦笋、果庄油桃等农产品交易市场作用,完善库山中药材交易中心,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优化整合农业生产资源。充分利用全省县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全省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县政策机遇,梳理整合涉农涉水涉地政策、项目和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向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地方。
 推进现代服务业,新建社区服务网点20处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要立足地域和文化特色,以打造“两日游”精品线路为抓手,深度开发重点旅游资源,搞好浮来山风景区创意规划、浮来青旅游度假区提升改造,加快晨曦文化产业园、莒国乐园、华康蜂景园等新景点建设。
  规范提升商贸物流业。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商贸业发展布局,以莒县商贸城、莒州国际商贸城等商贸综合体为平台,着力打造城市综合功能服务区。依托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新建社区服务网点20处。
  不断拓宽新兴服务业态。实施“金桥”工程,建立小微企业主办银行制度,鼓励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0家,争取3-5家企业上市或挂牌。
  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1%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左右。
 主要预期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法治莒县建设为保障,深化实施“四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行动”;
  以“抓落实、提质效”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抓好优质项目、镇域经济、宜居家园、农村新型社区和发展环境“五个重点”,健全完善社会治理、空间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和督查落实“四个体系”;
  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共进、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全力推动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建设富裕和美莒县。
 政府工作总的思路
 推进新型城镇化,抓好14条农村公路建设
  孟青在报告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莒县是“千年古县”,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机遇、立足实际、突出特色、聚力突破。年内,重点抓好投资3.97亿元的12项城建工程建设。
  突出城市特色。注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融入莒文化元素,让莒县的历史人文、民风民俗、名胜景观等特色文化,真正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以落实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为契机,鼓励城中村连片开发,推进房屋征收工作,年内改造棚户区1500套。
  强化产业支撑。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级重点镇、省级示范镇建设,打造夏庄镇、招贤镇县域发展次中心。坚持两区同建、产城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社区经济,培育一批工业型、商贸型、文化旅游型和农业型小城镇。
  优化配套设施。抓好总投资2.38亿元的14条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完成新东环路南延至寨里河、孟双线改建等工程,开工建设墩头沭河大桥、寨刘路大修等工程,打造“畅安舒美”路域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年内造林2.8万亩
  孟青在报告中强调,今年,莒县将以更严措施抓好环境整治,以更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以更高标准推进绿化工程。
  严格落实环保法新规,充实环保执法人力物力,加强对涉水企业监管,坚决杜绝超标排放、偷排偷放行为,坚决取缔“土小”企业。在巩固治水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养猪养鸡污染和空气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工业废气、秸秆焚烧、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力度,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大力推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落实新型建筑节能强制措施,年内完成绿色建筑体量50万平方米,加快创建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区。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积极开展道路绿化、水系绿化、荒山绿化、农田林网绿化、村镇绿化、城市绿化“六绿工程”,年内完成成片造林2.8万亩。
 推进民生建设,发放租赁住房补贴150户
  实施创业促进就业行动,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发放租赁住房补贴150户。搞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和老人活动,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1000例。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资7891万元,在18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确保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继续面向全省公开招考教师200名左右。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将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