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鲁饭庄的几次饭局
2016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魏敬群
  济南王府池子西岸,有一座青砖小瓦的二层楼房,它就是老济南鲁菜馆东鲁饭庄旧址。饭庄成立于1932年,门牌为芙蓉街134号,当时前后两进四合院,搭有凉棚;东西还有侧院,后门一直到了王府池子;可同时摆放100多桌酒席,其规模在旧城内独占鳌头。
  名店有名厨,名厨制名菜,该店也是如此。厨师刘永庆自15岁在济随名厨冯德林学烹饪,出徒后在百花村、东鲁饭庄等处担任厨师达三十余年,特别擅长烹制讲究火候的名菜,炒腰花就是他的拿手菜之一。厨师张继兴幼时在济南燕宾楼学徒,后在宏文达、东鲁饭庄任厨师,善于烹调山东名菜,对菜的炒汁煮汤及色味方面有独到之处。
  东鲁饭庄位置优越,地处老城中心,且东邻省政府,西靠民政厅,社会上的头面人物多喜来此请客和聚餐。1932年6月中旬,由于校长杨振声实行“学分淘汰制”,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第三次全校性的学生罢课运动。杨振声已提出辞职,代理该校校务的青大理学院院长黄际遇,为解决此事来到济南,在当月30日两至东鲁饭庄。他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余既来,只得平心与何(思源)、张(鸿烈)、赵(畸)三君商量收拾之策,约翌日晨,往省府面各当道。午,幼山招饮东鲁饭庄。余先赴建设厅访张筱台、曹理卿。饭后幼山、仙槎陪至胶济铁路饭店细谈校局,稍稍有办法。三时许至教育厅为王子愚、何仙槎、蔡子韶书屏对数事。晚,理卿招饮东鲁饭庄。归途车中与幼山约明早同赴省府朝会。同至幼山寓视其夫人。”
  何思源(仙槎)、张鸿烈(幼山)分别是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和建设厅厅长,赵畸(太侔)当时是青岛大学教务长。张筱台(悦训)是省建设厅秘书主任,曹理卿是该厅第二科科长。省建设厅与青大学潮有何关联?原来,黄际遇曾任河南中州大学校长兼教育厅长,与亦曾任此职的张鸿烈及中州大学的张筱台、曹理卿都是熟人。1930年9月,原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转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任河南省政府秘书长的张鸿烈以及张筱台、曹理卿等人随同来济。之所以由张鸿烈做东,实是因其女在青大读书之故也。6月23日,青大学潮发展至罢考,黄际遇“逆料其行有隳罕之举矣。驰书幼山、理卿,属(嘱)自召其二女归济。”此事的最终结果是青岛大学改为山东大学,原校长杨振声(今甫)辞职,赵太侔继任校长一职。   
  1936年暑假,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其昌(子馨)自武汉先到北平,旋游山东,到青岛进行题为《民族复兴的自信力》的演讲。在济南,他获交于时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的王献唐。王献唐请客于东鲁饭庄,二人把酒助兴,晤谈甚欢。抗战军兴,吴其昌抱病随武汉大学内迁四川乐山。王献唐亦护送山东图书馆珍贵古籍文物,僦居四川乐山。二人重逢异乡,分外亲热。他们与时在武汉大学任教的高亨教授经常聚在一起,切磋学问,谈诗论文,结下深厚友谊。后王献唐、高亨一起离开嘉州(乐山),临别时吴其昌作诗四首,其中一首写到他与王献唐济南相识之事:“湖上相逢记昔游,历城亭子饮清秋。兵戈今日西南见,恰似杜林客益州。”并补记说:“余于二十五年秋薄游济南,始获定交于献唐先生。觞余于东鲁酒家,甚欢。今因国难故重邂逅于川南之嘉州,至可感也。”
  抗战爆发后,东鲁饭庄关门歇业,却又于1939年在四川成都华兴街开业,名叫“济南东鲁饭庄”。当时在四川省教育厅科学教育馆工作的著名作家叶圣陶,曾到这里赴请。1941年12月2日,叶圣陶又因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由渝到蓉,四川省教育厅厅长郭子杰(有守)晚上设宴,“六时,至东鲁饭庄。少顷,主客咸集,皆教育厅与教育馆中人,外客仅王云五、张屏翰、蒙文通、钱宾四而已。王精神极佳,谈笑风生,饮量亦豪。”张屏翰乃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经理,钱宾四(钱穆)与蒙文通同为史学家,都是齐鲁大学兼华西协和大学教授。看来,东鲁饭庄虽居川菜之大本营,却仍为头面人物光顾之所,连身为四川人的教育厅长郭子杰,请出生在上海的广东籍出版家王云五的客,都选择这家山东菜馆,可见其信誉不凡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