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低安全门槛,强化“红线”意识
全市抓要害,出重拳,从严治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
2016年07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李皓阳 记者 王璐琪) 从全国范围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滨州市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数量和车辆数均列全省第三位,使得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呈现出点多、面广、线长、量大的态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保障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各部门都将切实做到“不掉链子、不出漏子、不惹乱子”。
  4月1日,滨州市召开了历史上规格和规模最高的一次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张光峰书记、崔洪刚市长亲自到会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会上印发了《关于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滨州市党政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两个文件,几乎覆盖了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要求之具体、问责之严厉,在全省也不多见。7月15日,在全市交通运输运输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会上,全系统深度反思,正视存在的问题,围绕人、车、路、站、公路施工和“打非治违”这六个方面,切实做好重点工作。
  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要健全完善从业人员一人一档户籍化管理,包括个人信息、驾驶证、从业资格证、健康状况、安全驾驶信息、教育培训情况、违法情况等。要严把从业人员上岗关,未取得有效证件的,坚决不能上岗。加强营运车船的管理,所有车辆要纳入统一监管平台。加强公路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要以建、管、养、运、安五位一体为标准,对各类道路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特别要以通校车、城乡公交、班线客运、穿城镇路段、县乡村道的边缘地带、空白地带以及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视距过小等风险较高路段为重点,加快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