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了三年多的“读书沙龙”,明珠小学青年教师都喜欢
假期读好书,教书育人有底气
2017年03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师们现场交流心得。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每个寒暑假,明珠中心小学都会给青年教师发一本关于教育的书,让教师细细品读。开学后,举办青年教师的读书沙龙。这项坚持了三年的活动,如今已成为学校青年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管理水平的新平台。 

  本报记者 汪泷 
通讯员  李平 
 
寒假品读一本书
年轻教师受益匪浅

  7日下午,明珠中心小学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近5年来入职的青年教师们围坐在一起。讲台前的LED显示屏上,时不时打出“明珠学区读书沙龙第五季——《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而这本书,便是2017年寒假里每位青年教师的必读书。 
  学校校长孙志军介绍,《做一个聪明的教师》通过90个鲜活的案例,由上下两篇来分别剖析教师的各种常见不良思维方式,以及讨论教师应持的思维方式。所以活动一开始,两组青年教师分别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经历,结合阅读后所获得的感受,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 
  “班里一名学生因为家庭条件有限,缺少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和家长商议后建议让他每天放学后留校一小时做些练习题。”第三组的老师宋梅说,令她意外的是这名学生坚持了两三天后便想尽办法逃离她的视线,效果适得其反。交流中,宋梅总结出“避免全线出击,见错就管”。 
  这学期,宋梅尝试着把学生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按照问题的严重性、改变的可能性,从而有针对性的逐一解决。“有些错是孩子的天性所造成的,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对这种天性适当放手。” 
教师成长之路
延伸到农村校园

  2014年进入明珠中心小学担任语文教师的孔喃喃,自第一季读书沙龙以来每次都参加。她从最初的旁听,到后来参与到讨论中来,现在还成为了活动中的朗读者。她对读书沙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通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互相取长补短,无论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管理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一些平日里没发现的问题,可能经别的老师一提,自己也及时发现了。” 
  看过《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之后,孔喃喃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提到“教育的本身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这样的观点,让他们这些年轻教师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自己并非一个管理者,而是一个倾听、交流,提供帮助的人。“调整好我们的身份,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如今,明珠中心小学的读书沙龙已开展到第五季。孙志军希望,今年要把这个活动带到同为明珠学区的二十里铺中心小学去,“这是明珠学区打造的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之一,通过沙龙中的分组讨论,让青年教师们以互助的方式共同成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