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一出手就是90亿英镑
2018年0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月1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北京出席在英国驻华大使官邸举办的文化招待会上为舞狮点睛。 新华社发
     武汉、北京、上海,旋风三日、辗转三地,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访华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赏京剧、签“大单”、登黄鹤楼,中英关系也迎来再上层楼的新契机。2月1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透露,中英双方预计将签署90亿英镑的商业协议,涉及“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农业、科技等领域。而英国媒体则注意到,中国即将取消对英国牛肉的进口禁令。

  同意共同建设
雄安金融科技城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在中国进行的访问引起中英两国政商各界的关注,这次以促进贸易和推进中英黄金十年合作为主旨的访问已经产生一些成果。
  在2月1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此次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之行,中英将签署90亿英镑经贸合作协议,涉及“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双方还同意共同建设雄安金融科技城和青岛中英创新产业园。
  高峰表示,经贸合作是中英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此次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将推进两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接,推动中英在“一带一路”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推动中英“黄金时代”经贸关系的发展。下一步,中方将与英方共同努力,深入推进中英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合作,加强创新领域的合作,努力将两国的经贸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据悉,在1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特雷莎·梅的会晤中,中方强调双方将加强“一带一路”、核电、高铁、金融、高技术贸易、第三方市场等领域合作,扩大双向投资,提升高技术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打造新动能合作增长点。中方同意加快“沪伦通”准备工作。
  此外,当天国家开发银行与渣打银行签署了100亿元人民币“一带一路”项目授信贷款谅解备忘录,渣打银行正式获批熊猫债承销商资格。
英国牛肉时隔22年
将重回中国市场

  与中国商务部透露的签署“大单”不同,英国媒体关注到了特雷莎·梅此次访华的另一项成果。英媒注意到,中国即将取消对英国牛肉的进口禁令,英国牛肉在时隔22年后将再次回到中国市场,这对英国畜牧业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英国《太阳报》1月31日以“北京推动了‘脱欧’”为题,报道说,自2010年以来,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60%,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投资英国规模最大的国家。2017年,英国出口中国的最主要商品是豪华汽车,总额为37亿英镑(约合330亿元人民币)。
  报道称,特雷莎·梅在北京宣布,和中国签署的一系列协议包括:中国将取消对英国牛肉和相关奶制品的进口禁令,新协议将在未来6个月内实施。届时,英国牛肉和种类丰富的奶制品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1996年,英国暴发了疯牛病,欧盟在全球带头出台了针对英国牛肉的进口禁令,很长一段时间内,面对全球市场的禁令,英国牛肉和相关产品只能在国内自产自销。除了中国,近期,美国和日本也正在考虑撤销对英国牛肉的进口禁令。
后“脱欧”时代
打造“全球化英国”

  1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特雷莎·梅同中英企业家委员会代表座谈时,李克强表示,中英经贸合作已经驶入“快车道”,双向投资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向着更趋健康平衡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们将继续优化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和审批程序,也希望英方对中方企业的投资审查更加公开透明平等。
  特雷莎·梅表示,英国脱欧后将继续保持开放,英中有望建立更广泛的经贸关系,开启新的合作时代和伙伴愿景。期待双方共同建设“全球化英国”和“全球化中国”,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特雷莎·梅访华,也意在为新形势下的英国构建国际合作新布局。“脱欧”后的市场前景、区位优势、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面临变数,借力中国这个稳定的发展力量,将使英国在未来发展布局中动能更足。
  更重要的是,英国期待强化中英“黄金时代”,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后“脱欧”时代的震荡,欧洲战略困惑期的迷茫,让英国日益认识到,若想真正打造“全球化英国”,找到新的有力合作伙伴十分重要。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