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山寨产品应成电商平台底线
2018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史洪举          

  7月28日,创维电视官方发布严正声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打响了品牌在拼多多平台维权的第一枪。同样被侵权的vivo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他们向记者表示,内部正在讨论,暂不回应。三星、小米、创维等知名电视品牌均遭到了类似“碰瓷”。仅记者在拼多多APP看到的就有小米视界、创维先锋、松下智能、王牌视家、王牌天下、海信智能等山寨品牌。
  市场占有份额再大的电商平台,都不能突破不售假货的底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承担假一赔三且不低于500元的赔偿。如果其明知商品存在缺陷依然销售的,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的,还应承担所受损失两倍的惩罚性赔偿。
  通过报道可知,这些“碰瓷”知名品牌的山寨产品在“拼多多”上大行其道,平台不可能对此毫不知情。假使其审核了入驻商家的执照资质,就应该意识到系山寨产品,其依然放纵的行为显然存在过错。假使其未审核相关资质而放任商家通过平台销售产品,无疑也存在过错。也就是说,这些傍名牌产品的大肆泛滥,与涉事电商平台的失察、默许、纵容不无关系。其理当与经营者一道就消费者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并有可能承担行政处罚责任。
  由此可见,如果涉事电商平台一味地放任这些傍名牌的商品通过其平台流向消费者,必将给自身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尤其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洗礼,很多电商平台均采取了大数据技术强化审核监管,有效压缩了无良商家的生存空间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份额,进而赢得了一定口碑。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其在野蛮生产的同时不能漠视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自身职责。理当将不卖假货作为底线,并健全监管体系,采取各种措施将无良商家和傍名牌产品拒之门外,避免沦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搬运工”。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至于被监管部门盯上,被消费者抛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