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穆旦擦肩而过
2018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百年诞辰,南开大学在穆旦雕像前刚刚开过他的纪念会。所以,我才迟到地找来他的诗读,抄录了《智慧之歌》和《赠别》两首……1976年,穆旦逝世之前的诗作,诗短情长,几乎浓缩了他的一生,几近绝唱。
  □肖复兴

  五月,从美国回国,在芝加哥乘飞机,特意去了一趟芝加哥大学。车子路过一片砖红色的公寓旧楼,停下了车,找穆旦当年在芝加哥大学留学期间住过的房子。由于年代久远,又没有名人故居之类的牌子指引,只知道是在这一片楼房之中,不知具体是哪一幢。望着五月冷雨霏霏中这一片寂静的楼房,心里多少有些遗憾,甚至凄凉。
  今年是穆旦百年诞辰,南开大学在穆旦雕像前刚刚开过他的纪念会。所以,我才迟到地找来他的诗读,抄录了《智慧之歌》和《赠别》两首。这是我喜欢的穆旦诗中的两首。其中更喜欢《智慧之歌》。1976年,穆旦逝世之前的诗作,诗短情长,几乎浓缩了他的一生,几近绝唱。
  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这首诗历经四十余年,依然有着直指今天生活现实的锐利锋芒与诗意的浸润。对于爱情、友谊和理想,自古以来经久不息的诗之咏叹与人生之感叹的这三者,特别是经历了时代的动荡之后,和我们今天一样,穆旦道出了自己的困惑。他说爱情如灿烂的流星,“有的不知去向,永远地消失了,有的落在脚前,冰冷而僵硬”。他说喧腾的友谊不知还有秋季,“社会的格局代替了血的沸腾,社会的冷风把热情铸为实际”。他说理想“使我在荆棘之途走得够远,为理想而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们终于成笑谈”。
  不知为什么,这三段诗如三簇利箭,百步穿杨一般,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我,让我读出一种蓦然惊心之感。或许,今年正好是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年的缘故吧,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从当年的青春年少走到了两鬓苍苍,这一代人所经历的对于爱情、友谊和理想的追求过程,和穆旦的诗竟然如此相似。不知有多少爱情葬送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永远地消失了,或变得冰冷而僵硬。不知有多少在上山下乡艰辛生活中结成的看似牢固的友谊,在商业社会到来之际,变得那么不堪一击。“社会的格局代替了血的沸腾,社会的冷风把热情铸为实际。”穆旦似乎也经历过和我们相同的岁月。
  而最让这一代人感叹不已的理想,记得那时北大的工农兵学员集体创作过一首关于知青的长诗,名字就叫做《理想之歌》。当年确实是一腔热血沸腾如火,甚至达到奋不顾身飞蛾扑火的地步。如今,却已经变得面目皆非。原来当年只是一场狂热的虚火上升,所谓理想结出的不过是一朵枯萎的谎花,而今更成为下一代人的笑谈。
  当然,这只是我读这首诗的即时感想,不免兔死狐悲而已,并非穆旦自己的真意。他写的是他自己、他们那一代。但是,代际的缝隙并没有拉开两代人的距离。在河的两岸,穆旦所说的“不知还有秋季”,却都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并不在那水的一方。
  只是,穆旦毕竟与我们不同。他总结了这三者的失落之后,写道:“只有痛苦还在,它是日常生活。”然后,他可能觉得这样说有些直白,又打了个比喻:“那绚丽的天空都受到谴责,还有什么彩色留在这片荒原?”穆旦毕竟是诗人,我们毕竟是知青,如同经历再多的苦难,诗人也不愿意丢弃诗人的名号,哪怕这名号是荆棘,而不是花环或桂冠;知青也一样,愿意以知青作为一生身份的认同,以此弥合如今的落差与昨日的塌陷。
  荒原,是五四时期以来诗人的一种意象,也是知青特别是北大荒知青的青春意象。在逝者如斯的岁月回顾中,我们轻而易举就淡忘了,当年我们拼命开垦出的万里荒原,其中一大部分是需要保护的湿地,我们却还要顽固地让青春的色彩保留在那片荒原上。
  痛苦是日常生活。穆旦在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指的是眼前。尽管有些宿命,但朴素的诗句却含有内省和指陈今日现实的痛感,而不是如今知青一代面对五十年后的现实感。知青一代更愿意将青春留下一段删繁就简的回忆,热衷于喧腾的聚会、泪奔的还乡,乃至重新披挂知青服装、重跳知青歌舞。在穆旦那里,过去的痛苦结成老茧;在我们这里,有意无意将过去的痛苦染上一颗美人痣,梦想破茧化蝶。将痛苦视为日常生活,哪有那么简单?或许只是一句诗。
  坐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心里还在默诵着穆旦的这几句诗。其实,对于诗,对于穆旦,我所知甚少,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在芝加哥大学里,至今还藏有穆旦当年学习的档案。我的孩子在这里读博几年,我来这里多次,却未曾想过触摸尘埋网封中历史的流年碎影和穆旦的青春律动。
  回到北京没多日,便到天津参加一个关于读书的活动。那天黄昏,活动结束后,朋友约我在南开大学的门口碰头,然后一起穿过南开校园,抄近道去餐馆吃晚饭。朋友毕业于南开大学,对这里很熟悉,一路顺便带我参观了很多地方。恰恰没有去看看校园里穆旦的雕像。前不久,就是在那里召开了穆旦百年的纪念会。如今,从芝加哥到天津是那么的近便,想当年穆旦颠簸了多么长的距离和时间。虽然,诗心未与年俱老,却是壮志皆因老病休。
  一连几日,对经过南开大学校园却和穆旦擦肩而过而心生惭愧。对于我,起码那一晚,诗不如吃饭重要了。
  (本文作者为著名作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