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半个世纪,济宁市群众艺术馆——
用心打造老百姓喜爱的文化品牌
2018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编辑:汪泷 组版:李腾 校对:朱熔均
专题
B03
  本报记者 汪泷 通讯员 任冬梅

  今年,济宁市群众艺术馆迎来50岁生日。半个世纪以来,这座见证了济宁市文化发展与腾飞的场馆,从过去老百姓提起来只有一尊毛主席雕像的印象,到如今张口就能说出“市民大舞台”、“百姓讲堂”、“非遗过大年”等品牌活动,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馆,俨然已经成为了济宁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构成了济宁人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块拼图。
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作为一座拥有着丰富非遗资源的城市,代表济宁参展的非遗项目——楷木雕刻、玉堂酿造技艺,在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山东展区精彩亮相。
  高达两米的楷雕如意作品,作为山东形象展品摆放在醒目位置。在现场,精湛的雕刻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备受广大游客喜爱,前来参观的游客频频驻足观看,并向参展传承人了解楷木雕刻的历史传承脉络。而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玉堂酱菜,因为其曾是进贡皇宫的贡品而早已名扬海外。如今能够在展会现场亲眼见到、亲口尝到这些粒粒饱满又晶莹剔透的酱菜,则让不少游客们品味到了什么叫做“色香味俱佳”。
  而与往届展会相比,除了现场展览活动之外,由济宁市群众艺术馆选送的曲艺节目三弦平调《孝贤劝父》,作为济宁代表剧目参加了“非遗社区行”活动,先后在济南5个社区和会展中心进行了6场演出活动。在济南百花洲展区,济宁曲艺传承人王西伟、魏香玲则为观众带来了山东落子,地方韵味浓郁的唱腔,迎来阵阵掌声,让观众寻找到久违的乡音乡情。
  现如今,随着济宁市的这片文化沃土不断发酵,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传统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今年新春佳节期间,市非遗保护中心在文化广场开展了持续6天的“我们的中国梦”非遗过大年、非遗春节庙会,庙会形式多样,包括非遗项目现场展示与室内的非遗月展演演出活动。此外,今年上半年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多次组织传承人走进学校、社区、自闭症康复中心等,让非遗文化不仅仅停留在展厅内,而是真正让老百姓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
  配合着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济宁市群众艺术馆也充分利用已经在老百姓当中颇具影响力的“百姓讲堂”。每月两期的讲堂时常邀请传承人为听众们讲授各式各样与非遗有关的历史文化故事,而每期讲堂的网络直播,更是让这种新颖的“传承”形式,不再只局限于容纳几十人的多功能厅。许多忠实听众不无感慨的说:“每个月的大讲堂,已经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了我们生活当中雷打不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弦平调《孝贤劝父》在博览会期间走进济南社区。
文化志愿服务让百姓参与其中
  精彩纷呈的“遗产日”非遗展览体验活动。
  “运河之都人向往,杨柳两岸稻花香,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富裕国家强。”在位于环城西路的一个居民区里,年过八旬的退休老教师张清明,正在一间不大的排练室里和老伙计们反复排演着去年创作的一部小戏《养老》。
  身为群英艺术团的团长,张清明说,这个成立于2000年的群众艺术团,是任城区首批注册的群众艺术队,也是全市首批注册的群众艺术团。他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都只是把演出当成一种爱好,但成为了济宁市的注册群众艺术团体之后,大家都有了一种使命感,“都渐渐把这个爱好当成了自己第二份事业。”
  随着像群英艺术团这样的民间艺术团体越来越多,济宁市群众艺术馆也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仅设立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开设瑜伽、民族舞、现代舞、模特等培训班,全年累计开展公益课培训达180课次。并且馆办中老年合唱团、民乐团、舞蹈队、葫芦丝等团队活动周周进行培训、排练,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越来越大。截至目前,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中老年合唱培训60课次,开展葫芦丝培训22课次。
  同步开展的,还有舞蹈、音乐等方面的公益培训。艺术馆舞蹈工作部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馆内的舞蹈老师不仅于4月份在山东省文化馆开展的“新六艺学堂”中教授民族舞提高班课程。随后又于5月份分别到邹城市、黄屯社区辅导培训广场舞,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音乐工作部则在组织排练新创作文艺作品报送的同时,先后辅导市公安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歌咏大会并取得优异成绩,以及如意集团庆祝中国共产党97周年暨“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大型歌咏会。
  此外,“文化志愿服务”也开展的如火如荼。今年新年期间,先后组织城区优秀业余文化队伍(庄户剧团)在任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基层示范点开展14场演出活动,在高新区社区开展了4场演出活动。5月份又组织文化志愿者走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温馨五月·感恩母亲”文艺演出服务活动等,让老百姓乐享文化大餐。
  老年艺术团登上市民大舞台。
新创文艺作品大胆创新突破
  全市曲艺精品在第三届曲艺汇演上集中亮相。
  每逢书画展览都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在2013年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济宁市选送的山东渔鼓《孔子试徒》,创新性的用以古说今的形式,歌颂了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在大赛中备受好评,而顺利斩获“群星奖”。此后,传承人刘炳金携该剧多年来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真正把这部戏的教育意义传递到千家万户。
  2017年,凭借着好口碑,《孔子试徒》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并且分别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3月进行修改提升。其中,在今年3月份济宁市组织召开的研讨会上,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孙立生、中国曲协山东快书艺术委员会会长王连成等参与研讨并提出相应意见。与会专家分别从剧本结构、伴奏旋律上提出了修改提升意见,并在服装道具方面做了更新。《孔子试徒》在2018年6月8日进行了集中展演,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而除了像对《孔子试徒》这类已经取得好口碑的剧目反复打磨之外,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对其他新创剧目也大胆尝试创新与突破。艺术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以新创作的鲁西南吹打乐《微山湖畔唢呐情》为例,这部集聚了诸多鲁西南吹打乐元素的新作品,在作曲上大胆摒弃吹打乐原有的创作模式,而是采用现代更加流行、通用的创作模式,这不仅扩大了《微山湖畔唢呐情》的受众面,更标准的作曲也让新作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此外,备受好评的小合唱《红莲花,土琵琶》在经过专家的研究之后,也在原有的合唱基础之上,加入了舞蹈,进一步丰富了这台小合唱节目的观赏性。
  此外,作为群众艺术馆众多文化项目中同样颇具影响力的部分,每年丰富多样的惠民展览活动也吸引了大批文化爱好者,每逢周末便聚拢向城市中心。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仅今年上半年便举办展览22场,累计展览天数达110余天,观看展览人数万人次。包括“喜庆十九大 巡礼文化山东”山东省首届艺术摄影展、交流的目光—山东省与巴伐利亚州缔结友好关系30周年摄影交流展、“相约孔孟之乡”2018中韩书法交流展、太湖情怀—无锡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提名展等主题性书画展览。通过举办展览活动,有效提升了市民艺术欣赏水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