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外国语学校国际课程中心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最厉害”的人
2018年1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7日讯(记者 潘世金 通讯员 张小玢) 如何让同学们具备跨学科整合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思考、创造力和批判精神,是适应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济南外国语学校国际课程中心的课堂,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实现了跨学科整合,让学生变成了课堂上“最厉害”的人。
  PBL是美国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及革新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种新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真实性问题要具备一定探究的能力。
  济南外国语学校国际课程中心AP项目英语教学组组长、学校国际AP项目高三班主任李娟老师展示了这样一堂课。她节选了美国原版教材里的一课:如何成功经营一家餐厅,所学内容涉及到经济学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简单的案例分析能力,并结合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合作解决问题。
  李娟设计了一个经营餐馆失败的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案例后,小组合作分析出经营失败的具体原因,并提供针对每项问题的解决方案,任务包括:精心制作PPT辅助口语展示,合作制作一份既美观又实用的精美菜单。
  经过3天的认真准备,每个小组都用PPT的形式展示了餐馆经营不善的理由,比如地理位置不好,装修没有风格,菜单设计不够科学等,针对每一个问题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每个小组10分钟的展示意犹未尽,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深受感染。
  “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会合作与分享,这是我们教学的初衷,我们愿意尝试并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一起感受课堂的活力。”李娟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