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要闻

A03版:山东

A04版:山东

A05版:济南

A06版:声音

A07版:学堂

A08版:动向

A09版:速览

A10版:文娱

A11版:乐动

A12版:青未了·人文齐鲁

A13版:青未了·人文齐鲁

A14版:青未了·人间

A15版:产经

A16版:封底

M01版:今日油田·01

M02版:今日油田·02

M03版:今日油田·03

M04版:今日油田·04

Q01版:今日青岛

Q02版:今日青岛·城事

Q03版:今日青岛·社会

Q04版:今日青岛·综合

沂蒙山乡村医生的“规矩”

齐鲁晚报     2021年11月18日
  冯光启(左)在诊治患者
  一个简陋的药箱,装满了各家各户的离合悲欢。乡村医生,踩遍了蒙山沂水的沟坎,行走于村舍田间。常伴烈日风霜,经年披星戴月,但他们的视界里总有浓郁的生机与希望。
  乡村医生与所在的村子及村民,缔结着某种秘而不宣的默契。他们没有标准的诊室或者病房,也缺少先进的仪器设备,常常借助别无分号的经验开药方。他们生于乡野,长于乡野,也融于乡野。敬畏天命、通达人情,从群体形象上,被村民们视作值得尊敬的“文化人”。
  □朱茂强 

  巍巍沂蒙山区,有一座因为战役而驰名的“孟良崮”。山脚下,有个冯氏中医世家。生于1905年的冯贵三,是当地闻名遐迩的“红色乡医”。早年间,他为生计所迫闯过关东,加入过抗日组织“大刀会”,后来成为一名抗联战士。在日军重兵清剿之下,冯贵三不断转移,独自投奔了在临江开中医药铺的拜把兄弟刘交厚。
  在这里,冯贵三开始学习中医“针灸”知识,得到了当地刘氏中医针灸的真传,也成了他之后一辈子养家糊口、行善济世的依靠。在家人的规劝下,冯贵三返回山东老家,一边行医一边秘密抗日,成为八路军的地下联络员。利用自己乡村医生的身份,他四处收集情报,通过地下党组织传播给部队。同时,又给八路军干部战士看病开药。他的家,也是八路军的“秘密联络点”。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又成为解放军的“后勤留守站”。
  冯贵三行医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他从来不在病人家里吃饭,也不喝酒不吸烟,不要任何礼物。他对子女们说:“从医这一行,一定不能在病人家吃饭,人家有病,千万不能麻烦人家,喝碗开水可以,给东西不能拿,更不能要钱。”在他眼中,病患不论贫富都一视同仁,随到随诊,有求必应。1989年2月,84岁的冯贵三逝世,很多受过他恩惠的乡亲纷纷前来吊唁。
  冯贵三有八个儿女。儿子冯光启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和嘱托,以一名普通乡医的身份,工作了六十多年。
  冯光启出生于1939年,从15岁开始,冯光启跟着父亲学针灸。他照图上的穴位,试探着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验针深针浅在身体上的反射。
  1958年,为推广中医,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当时的沂南县岸堤乡开办第一期乡村保健员针灸班。在父亲的传授下,已经初步掌握针灸技术的冯光启,为了深造和从理论上系统学习,第一个报名参加。在学习期间,他既是学员,又是先生,与老师一起探索,与学员一起切磋交流。他的谦虚、好学、助人给老师和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得老师和学员的好评。
  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引,加之父亲在实践中的言传身教,冯光启的针灸技艺不断提升。虽然年纪轻轻,但冯光启“神医”的名字不胫而走,传到县外、省外。很多患者在亲属的陪同下慕名而来。当时虽然交通不便,但冯家庄里常有上百名外地求医者到来,等着冯氏父子进行诊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冯光启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精神疾病诊疗上。精神疾病和癫痫等病症,在当时的乡村里并不罕见,然而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患者投医无门的状况很常见。此类疾病病因不清,病症顽固,复发率高。一旦家里有了病人,整个家庭都会承受经济上、精神上的痛苦。
  冯光启在熟练掌握针灸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验证和提高。他到医学书籍中求知识,研案例,刨底寻根;他向有经验的同行求教,一起切磋、探讨。他克服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破解一个个医学难题。
  然而,跟精神病人打交道是很难的。从辨证施治阶段的交流,到具体的诊疗过程,都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冯光启的脸上,不知挨过患者多少突然“袭击”的巴掌,挂彩都是常有的事;同时为了试验针法,他的身上也布满了针眼。
  然而,在冯光启看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当看着患者一点点趋向于清醒,逐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有了一个全新的人生,他便从心底感到欣慰。久而久之,他也像父亲一样,形成了自己的“规矩”。
  冯光启曾经接诊过新泰市的婆媳俩。两人因家庭琐事引发矛盾,争吵不断,后来同时患上了精神疾病。经常一言不合就发作,开始相互对骂或者攻击。家人为此痛苦不堪,后来慕名而来。冯光启把脉问诊,对症扎针,并辅以药物。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婆媳俩痊愈。同时,冯光启又给她们讲了一些家庭和睦的道理,让她们重归于好。出院时,婆媳俩第一次相互挽着胳膊,向冯光启齐声道谢。
  沂南县高里街一女性在去集市的路上,突发疾病,口不能语,行动痴呆。住了八个月的院,家里背了一身债,不见效果。丈夫提出离婚,撒手不管,家人在走投无路下,找到冯光启。在治疗期间,冯光启一边开导患者的丈夫,一边想办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四十多天后,患者病症消失,治愈出院。回家的那天,丈夫既感谢又愧疚,对冯光启说,你治好了我媳妇的病,也治好了我的“心病”。
  “心病还需心药医”,是冯光启行医的准则。在他看来,精神疾病的形成有着各种客观原因,如果不用真正的仁心厚德去疏导调理积弊,即便病症一时好了,未来也有复发的可能。蒙阴县垛庄有位年轻女性患者,遭到了娘家和婆家的抛弃,后来被好心人送到冯光启的诊所,在冯光启的治疗下,姑娘精神一天天好转,有了应有的青春风采。后来,冯光启托媒人给姑娘介绍了对象,重新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姑娘后来生育了一双儿女,现在当了奶奶,她也把冯光启视为再生的父亲。
  在父亲“不给病人添麻烦”的嘱咐之下,冯光启将这个“规矩”传承了下来。
  除了正常的诊疗,他心里还有一份牵挂。对乡里那些孤寡、独居、残疾的老人,冯光启心中总有一份“档案”。什么时候该针灸了,什么时候药吃完了,他总是像“钟表”一样,准时出现在他们面前。有时,老人心里过意不去,拿出手里攥出汗的几元几角钱给冯光启。冯光启笑着说,就当我“孝敬”您老了,在这些老人心中,乡医冯光启比亲人还亲。
  冯光启有六个儿女,一大家子人在挣工分吃饭的年代,生活过得拮据艰辛。但他宁愿委屈儿女,也要尽最大努力,把温暖送给患者和其家人。
  有一年春节,家家户户炸萝卜丸子,为过年准备“美食”。冯光启的老伴起早贪黑炸了半筐萝卜丸子,几个半拉大的儿女望着丸子盼过年。午饭时分,在诊所忙完的冯光启急匆匆赶回来,饭还没顾得上吃,就拿了几张包食品用的纸,将筐里的丸子分成几袋,最后偌大的筐里剩下十几个丸子,留给家里人。
  2019年,老乡医冯光启平静地离开,享年80岁。父子两代人,终究回归了这片厮守毕生的大山,告别了一直惦记着的乡亲们。
  如今,冯光启的儿女们依然秉持着一辈辈传下来的“规矩”。对他们而言,这是家风,也是医德。
  “父亲就是我做人、行医的标杆和榜样”。冯光启的女儿冯秀梅,也成了一位医生。在她心中,父亲的形象是高大的,父亲的心境是朴素的。年少时,她并不能理解父亲为何要把家里来之不易的食物分给患者,而等到自己走上医生岗位,才明白这些举动,是一个乡村医生的情怀与担当。
  如今冯秀梅也像她的父亲一样,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关爱弱势群体并资助困难患者。她大力宣扬沂蒙精神,成立了“红嫂协会”;先后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扶贫助残先进个人”,记个人一等功;2020年,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她更期待传承父辈的精神,把医院办成“仁爱医院”“温情医院”。
  几代人的传承,让冯氏中医世家,在当地已成为一个品牌。虽然乡村医生的故事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在与山乡田野紧密勾连的岁月中,在与天时人情不断融合中形成的那些宝贵的“规矩”,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经久闪亮。


上一篇 下一篇